祭灶粑粑曾是我老家祭灶时家家必备的一种食品,用糯米粉制成,一个有大号茶杯盖那么大,也像茶杯盖那么圆,分为甜、咸两种,不同风味,同样美味,时至今日回忆起来我还忍不住要吞口水。记忆中每年祭灶前两个星期,奶奶就要和大姑商量做粑粑的事了,甜的做多少,咸的做多少;甜的用什么馅子,咸的用什么馅子。商量妥了就分头准备:先将秋天收下来的新糯米在清澈的河塘里淘洗干净,在井水里浸泡一夜,待米粒儿鼓胀起来,奶奶在灶前架起一盘小磨,和大姑轮流磨米粉,这个过程最辛苦。
做粑粑那天,家中格外热闹,大人小孩挤满灶屋,就连平日喜欢在外面溜达的猫儿狗儿也窝在家里凑热闹。奶奶将糯米粉用温开水和成米面备用,开始拌馅。甜的有豆沙猪油馅、黑芝麻白糖馅和桂花红糖馅,奶奶一般选用豆沙馅。咸的是用腊菜。入冬前奶奶就腌上一大坛子腊菜,这时捞出来沥干水,和五花肉、葱、姜一起剁得碎碎的,拌上盐、醋、八角粉和干红椒粉,调上香油,香喷喷的一大盆。奶奶和大姑从和好的米面上揪下一团,左手托着,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一边团一边将米面捏成碗状,舀一小勺馅子塞进去,把“碗”口收拢起来,用两个手掌心压按成馅饼状,轻轻转圈检查一下有无裂缝,一个粑粑就做成了。讲究一点的人家,还要用胭脂水印在粑粑上印出“福禄寿喜”的字样。
包好粑粑,大姑从后院抱来柴火,拿出最大的铁锅和“熘笆子”,洗干净,添水烧火,蒸粑粑。这是最热闹的时刻,灶屋里水汽缭绕、笑语喧哗。几十分钟后奶奶揭开锅盖,蒸汽散开,蒸熟的粑粑光洁如玉,泛着油光,胭脂水印映着里面的豆沙馅子,那馅子仿佛在流动,别提多诱人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去抓豆沙馅的粑粑,烫得龇牙咧嘴,两手轮流倒换着,用嘴吹气,忙不迭往嘴里送。
在热气和香气中吃了个饱、笑了个够,大姑把剩下的粑粑摊在院子里冻结实了,再次放到井水里浸着。那时没有冰箱,井水起到了冰箱的作用,想吃的时候捞出来上锅一蒸,非常省事。祭灶那天全家早早吃完饭,奶奶打扫干净灶屋,洗脸梳头换衣,恭恭敬敬“请”下贴了一年的灶神爷画像,换上新的。灶台上供着麦芽糖和祭灶粑粑,锅洞里也埋上几个焐着,祭完灶用筷子扒拉出来吹吹锅灰,又软又粘,嚼劲十足。
那时祭灶做那么多粑粑,除了送城里亲友,余下的要吃到开春。开春农忙用祭灶粑粑当饭,方便、美味、营养,还饱腹。如今生活好了,不需要这么做了,老家人做祭灶粑粑,更多的是为了仪式感和习俗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