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中小学违规竞赛乱象 重在摒弃功利化
医院开设“阳康”门诊是场及时雨
世上最美的风景,就是努力的你
3句简单的话,送给一直很努力的你
在手写春联中感受传统年味
下一篇4 2023年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规范中小学违规竞赛乱象 重在摒弃功利化

吴学安
有禁不止 王恒/漫画
 

掌握合规竞赛白名单、警惕违规竞赛套路、参加违规竞赛有风险……昨日,针对寒假期间的违规竞赛等问题,北京“双减”工作专班特别发出提示。记者了解到,随着“双减”工作深入推进,北京“双减”专班持续发力,保持治理各类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寒假期间,北京“双减”工作专班将持续紧盯假期易发违规竞赛问题,打击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违规竞赛,严处学校违规招生行为(1月8日《北京青年报》)。

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前不久联合对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印发了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制度,坚持素质教育导向,更好地发挥竞赛活动的育人功能。在近三年来竞赛活动管理实践基础上,结合“双减”政策最新要求,充分吸收了各方反映的意见建议,调整优化了竞赛评审认定流程,细化了竞赛组织要求。

长期以来,教育管理部门的主要精力用在抓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上,用在抓教育行业自身的各种乱象上。这样做是对的,因为只有抓好自身建设,才能树立教育的社会形象。但却忽略了非教育组织和机构对教育的干扰。现在,是该严格规范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的时候了。一些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各种利益“暗藏其中”,乱象层出不穷。

治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乱象,要扼住利益之命门。竞赛功利化乱象,与诸多因素有关。一方面竞赛获奖与升学挂钩紧密,主要表现为中高考加分,以此刺激学校和家长的功利情绪;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异化为“单一赛道”的竞技教育,家长让孩子参赛,想抓住所有机会,提升孩子的竞争能力。过度依赖“竞赛催化下的技能以及培训提升的能力”,难以获得持久的成功与掌声,甚至会适得其反。要想竞赛免于被“围猎”,归根结底还是要尽快让“脱钩”落地,彻底规范竞赛在招生领域的权重,尤其是在中考和高考时严守规矩,让兴趣和爱好复归其位。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