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腊月,母亲便托人带来我爱吃的红豆包。一个个拳头大小,白白的面皮,里面包着红豆、红薯干揉搓成的馅儿。咬一口,红豆的香、薯干的甜融在一起,年的味道也在我的舌尖慢慢地弥漫开来。吃了红豆包,就往年根跑。从记事起,每年腊月,母亲都会提前准备包红豆包用的材料。在包豆包的前一天,母亲将红薯干和那早就拣好的颗粒饱满、色泽鲜艳的大红豆,一同洗净,放到大盆里泡上多半天;然后就放进大锅里煮。煮的时候要先大火后小火,还要不时地掀开锅盖搅动,以免糊锅,直到薯干变软、红豆变黏,锅里的水焅干为止。这样红豆包的食材就初步完成了。
包红豆包的时光,也是我最温馨的回忆。那时的我最喜欢洗净手,和母亲一起坐在温热的炕上,在雪花纷飞的日子里包豆包。母亲先把煮好的红豆和薯干一遍遍地揉搓,直到把两者合二为一,变成红豆薯干馅,然后才开始包。姐姐帮忙擀出一个个大小均匀、圆圆的面皮,母亲就用小勺挖一大团红豆薯干馅,像包包子一样把它们包在一起,然后在面板上滚一滚,让它更圆更好看。而我要做的就是把面板上已完工的豆包小心翼翼地拾到簸箕里。再大点的时候,我就代替姐姐擀皮,后来我还学着包过豆包。其实,儿时包豆包,最美的感觉是在包的过程中偷偷地吃一口红豆薯干馅,母亲看到了,也不生气,反而会笑着给我和姐姐往嘴里填上一大块,那个香甜劲儿现在想想都口舌生津。接下来,就是蒸豆包了。这个时候,父亲也会来搭把手。他点上火,热着锅。母亲把豆包搬进灶房,一个一个放进预热的笼屉里。蒸豆包烧火的活是父亲的,毛躁的我们是干不了的。父亲先大火烧开锅,然后就改成慢火,大约得蒸一个小时。这样蒸出来的豆包不糊、入味、好吃。
豆包蒸好了,母亲拿一根筷子,蘸着红颜色,在每个豆包上都点一个圆圆的红点,寓意就是新的一年,家人团团圆圆、日子红红火火。此刻,我们则静静地等候在院子里,时刻准备着吃一个。这也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光。多年后听到“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这句话时,我不由就觉得好笑,年少的时候,豆包就是我们最可心的点心,既好吃,又充饥。刚出笼的红豆包,香甜四溢,我和姐姐总是忍不住吃掉一个又一个,直到打着满是红豆清香的饱嗝。
如今,我和姐姐都生活在城里,每年到了腊月,母亲依旧保持着蒸红豆包的习惯,也依旧会在豆包上点上一个红红的圆点,只是身边少了两个馋嘴的孩子,她蒸的豆包也越来越少。
“红豆包,年年好”,这份祈福,想来已转化为母亲对儿女最朴实的祝福和爱意了。又到腊月,又是红豆包飘香的季节,我也不由开始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