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月亮”变身“蓝月壳”,食品“傍名牌”更可怕
药品包装瘦身,用标准促成行业共识
读过的书,每一页都算数
真正厉害的人:把自己看清,把事情看重
欢送“退休职工”,让其有荣誉感
下一篇4 2022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蓝月亮”变身“蓝月壳”,食品“傍名牌”更可怕

汪昌莲
寄生虫 王恒/漫画
 

原以为买的是“蓝月亮”,收到货却发现是“蓝月壳”。河北廊坊一高校女生在宿舍拿出网购的洗衣液,引得室友哈哈大笑。10月11日,网上一家售卖“蓝月壳”洗衣液的商家告诉记者,不是只有大品牌才好用,支持试用,不满意可退货。(10月12日正观新闻)

女生网购“蓝月亮”洗衣液,却收到“蓝月壳”,无奈地一笑了之。对于这种赤裸裸的“傍名牌”行为,涉事商家居然大言不惭地称是“自主品牌”,并宣称“不是只有大品牌才好用,支持试用,不满意可退货”。然而,洗衣液“傍名牌”还在其次,食品“傍名牌”则让人心惊胆战,如“康师傅”变“康帅傅”、“脉动”变“情动”、“百事可乐”变“白事可乐”、“肯德基”变“肯德鸡”……让消费者眼花缭乱、防不胜防。

生产和经营“傍名牌”产品,其核心是低成本运营、快进快出,甚至不乏偷税漏税现象。“傍名牌”产品均建立在对品牌企业知识产权的侵扰之上,不仅影响正规厂家的声誉和效益,而且因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存在缺陷,也给“傍名牌”产品的消费群体带来意想不到的烦恼。特别是“傍名牌”食品,不仅涉及到了侵权问题,而且涉及到食品安全,对消费者的健康也存在安全隐患。可见,食品“傍名牌”,比其他产品“傍名牌”更可怕,对消费者的危害更大。

“傍名牌”食品“抢”走了众多消费群体,丧失了诚信经营的基本底线,破坏了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确保食品安全,是任何环节都不能不死守的一条底线。首先,应对食品企业进行日常监管,从生产环节堵住“傍名牌”食品的源头;同时,对市场上流通的食品进行专项清查,将“傍名牌”食品赶出市场,对制售“傍名牌”食品的商家进行重罚,直至取缔;特别是,加大对流动人口集中区域、广大农村等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让“傍名牌”食品无处遁形。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