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作为这个小长假必不可少的节令食品,过了中秋就不再拥有“明星光环”,记者9月12日了解到,月饼早在中秋节当日就遭甩卖。节日过后,剩余的月饼从超市中“一夜消失”,被退回厂家,作进一步处理。(9月13日《北京青年报》)
中秋节前,一进超市,满眼都是月饼。节日过后,月饼好像一夜之间就消失了。超市里的“剩余月饼”去哪儿了?相信不少人都有这个疑问。梳理媒体报道,“剩余月饼”一般有这样几个去向:一是再打折贱卖;二是作为福利分发给员工;三是转移到乡镇和农村市场;四是将馅料重新制作成其他糕点;五是卖给相关企业做动物饲料。究竟采取哪些处理方式,公众不得而知。
公众最担心的是,“剩余月饼”被重新制作成其他糕点和销往农村。据悉,月饼的储存成本比重新制作高,厂商一般不会选择冷冻一年再卖,而在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相对较弱,可能会成为处理“剩余月饼”集散地。所以,公众有理由质疑这些月饼的去向,更有权利知道其是否再次进入自己的口中。
此外,尽管“剩余月饼”集中销毁后喂猪比拿去坑害消费者要强得多,但对于中秋节前动辄几百块钱一盒、多数使用各种精良食材制作的月饼,最后却被拿去喂猪,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看着让人心痛。如何减少“剩余月饼”并且处理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值得关注。
让“剩余月饼”去向问题不再成疑,需要政府部门建立有效的处理机制。在这方面,上海市于2013年建立了“月饼回收上报制度”,即经销商卖不掉的月饼无论过期与否,都必须向监管部门上报。这个制度在其他地方也有推行,节后月饼剩余多少、流向哪里,均有明确的台账。其目的就是,防止商家使用回收月饼或过期月饼用作其他食品材料,或经过改换包装等方式以其他形式进行销售。只有对“剩余月饼”建立一套有效的处理机制,才能使这些月饼的去向得到有效监督,让消费者免去担忧。
除了政府部门的监管,厂家也应主动控制产量,减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