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于荷声
“暑”来“暑”往,岁月温凉
一篮丝瓜一篮暑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7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暑”来“暑”往,岁月温凉

■ 上海 陈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道:“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正处于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也在此时到达顶点。因此,一到盛夏,人们就忙着逃暑追凉。裴度《夏日对雨》云:“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他攀高楼,看风吹树木,雨打行人,逃离暑热,惬意爽快。秦观《纳凉》道:“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他来到柳树边,乘舟追凉,深夜不归,悠闲清雅。

我们今人得益于科技的发展,盛夏时节,吃冰西瓜、冰糕,吹冷气……痛快地拒绝暑热。我家后面是一大片高大笔挺的杨树林,树叶又大又密,把阳光挡在天边。儿时,盛夏时节,父亲搬出大竹床,让我们围坐在竹床上扮和尚——枯坐着不说话。起先听到一两声蝉鸣,抑或是三两声鸟语,渐渐地感受到风吹抚群树的唰唰声,心一点点静下来。耳朵因此变得更加敏感,甚至可以捕捉到树叶飘落的旋舞声。于是,心更静了。林子里漫流的绿意潜入眼底,沉在心底,凉意随之而生。其实,让人闷热难耐并不是暑天的本意。

古人将大暑分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逸周书》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意思是大暑节气,高温酷热、雷暴频繁,雨量充沛,是万物狂长的时节,这才是暑热的真正目的。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秘密。北方俗语“三春不如一秋忙,三夏忙断腚肝肠”,话糙理不糙,北方农人忙着管理棉花、玉米……整枝、除草。盛夏不管田,一年白忙完。南方谚语“大暑到,双抢忙”,农人们忙着抢收早稻,抢种晚稻,忙而不盲、忙而有序,这是人与自然相处多年后形成的妙不可言的默契。

不止农人忙碌,养生达人也抢着抓住一年中最好的时机,开启冬病夏治的旅程。《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见艾灸疗法具有回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驱寒逐湿之效。艾叶之阳和夏季之阳联结,温补作用加强,因此夏季最适合艾灸。

每年盛夏,奶奶拿出陈放已久的艾叶,做成艾绒,将艾绒捏成艾柱——一柱称为一壮。再将姜切片挖洞,接着找准穴位,把姜片放置在穴位上,艾柱放在姜片上,最后用线香引燃艾绒。起初,艾烟细瘦,颤袅飘升。渐渐地,艾烟浓厚,热量穿过姜片上的小洞透进穴位里,推动血液循环,驱寒除湿,扶阳治病。因为深谙灸法,奶奶的老寒腿不曾折磨过她。所以,暑热是盛夏给人的深切关怀,饱胀的太阳能量在艾叶纯阳的加持下,不仅将溽湿赶走,还把体内蛰伏了一冬的寒气扫荡干净。

时光悄然流过暑季的额头,留下的印痕是我们曾经的过往。“暑”来“暑”往,我们在暑热中感悟成长,在温凉中品咂时光的味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