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省政府召开“加快推进‘科大硅谷’建设”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科大硅谷”为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汇聚世界创新力量,发挥科技体制创新引领作用,立足合肥城市区域新空间打造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示范工程。 先期规划“一核两园一镇”
“科大硅谷”先期规划“一核两园一镇”(即一个核心区,蜀山、高新两个园,一个“讯飞小镇”)功能承载区,作为“科大硅谷”承载创新创业的物理空间。
核心区位于合肥高新区,东至方兴大道,南至燕子河路,西至将军岭路,北至皖水路,将布局一批高品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科创+产业+自由交流空间”集中连片区域,为中国科大校友来皖创业提供优质场所。
两园,主要围绕中国科大布局,侧重于师生创业和成果转化。其中,蜀山园分为两个板块,一块在科大本部周边,一块在科学岛路两侧,充分利用区域位置优越的存量空间资源,打造孵化器等创业孵化载体。目前已改造立基大厦建设的“科里科气科创驿站——科大站”、改造蜀科苑小区综合楼建设“科里科气科创驿站——科学岛站”投入使用。高新园在科大高新园区周边,利用科大先研院、中国声谷等载体,打造创业孵化、成果转移转化的集中区。
讯飞小镇位于合肥高新区,东至小蜀山东路,南至铭传路,西至天柱山路,北至望江西路,主要侧重于建设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和创新者共享与交流空间等,以高端优质的配套和服务,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诗意栖居的科创小镇。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志介绍,上述区域目前已经布局有中安创谷、中国声谷等创业载体,正在建设中安创谷三至六期、中国声谷三期、“科大硅谷”高新孵化园等创业载体,创新创业面积将达到1000万㎡。此外,还将在运河新城、包河区、庐阳区、经开区、庐江县等地打造若干专业片区,作为“科大硅谷”的腹地,集合相关地区优势,落地一批特色产业。
市场化方式组建“科大硅谷”
运营组织架构方面,“科大硅谷”将创新建设模式,主要采取市场化方式,组建“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在全球遴选高水平专业团队进行运营,政府重点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将由合肥市政府组建,服务平台公司、细分单元运营团队、属地政府三者各司其职,服务平台公司与属地政府共同遴选各片区营运团队,把控入驻企业标准;由各细分单元运营团队承接项目企业落地、做好片区具体运营;属地政府负责创优环境、落实政策和做好服务保障。服务平台公司和各细分单元,均面向全球遴选专业团队(职业经理人)运营。
体系化推进中国科大创新创业资助计划和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建设,也是“科大硅谷”的特点之一。
出台22项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
政策举措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了22项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比如,鼓励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对把职务科技成果放在“科大硅谷”转化落地的科研人员,将按一定标准给予奖励。加大“高精尖缺”人才补贴力度,对在“科大硅谷”工作,且经一定程序认定的高端人才、紧缺人才等,按一定标准给予补贴。建立拨转股、股转债成果转化模式,采取补助与股权投资相结合的支持方法,在成果转化项目启动时,政府以补助方式进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时,财政补助则变成股权,与社会资本同股同权,政府让利培育期间的增值部分,形成财政资金循环运行的长效机制。创新投融资模式,对“投早投小”或投资比例达到一定标准的基金公司,采取奖补等激励措施。创新国资基金管理方式,国有出资股权基金投资在“科大硅谷”注册的企业,在股份转让时可按照协议约定执行,提高国有基金投资项目退出的灵活性。
到2025年,“科大硅谷”争取汇聚各类优秀人才超10万名,形成多层次基金体系,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集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创服务机构等超1万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50家以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成为全国科技体制创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