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振宁演讲集》时,突然生发出一种感觉:科学论文和专著之外,杨先生其他一些作品大多是演讲、答记者问或接受专访时的文字记录,因此可以说,这些文章结集起来的书是说出来的书。《杨振宁演讲集》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科学、教育和社会问题的演讲和其他资料46篇。
限于专业水平,我的关注点在第一部分,我发现其中三分之二的内容已在杨先生的其他作品集里读过,瞬间感觉压力小了不少。读完第一部分全部文章,我发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杨振宁先生,不但敏锐地发现中国在科学、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同时还直言不讳地在一些公众场合说出来,以引发公众的注意。
比如,杨先生认为:“中国的小学、中学、大学和研究院的教育一直都在把学生赶到一个越来越窄的道路上去,把学生变成念死书的人,虽然书的确都念得不错,到外国去留学的中国研究生考试成绩素来名列前茅,但是念书不应该是学习的目的,而应是创出新知识、新体系的一个手段。中国学生之所以囿于书本是由于分数与学生日后前程密切相关。这种以分数论英雄对特殊天才的压抑就更可怕。”(《研究工作与研究生的学习态度——在广东中山大学演讲的报道》)
比如杨先生说:“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接受小学、中学以致大学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将来做学问和进行研究工作。因为,在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社会里,会专门做学问的人数毕竟不多,所占百分比很小。那种硬是把大多数学生培养成为做学问的人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观念。”(《谈谈我的读书经验——在新加坡世界贸易中心礼堂演讲的报道》)
杨先生根据自己几十年的读书经验,提出自己的两点体会:
一是要尽量扩大兴趣面,学生要多到图书馆去浏览,多听大学里的一些演讲。20世纪的科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而且科学也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开拓新领域,所以没有什么人能什么都懂。在这种情况下,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广泛兴趣的人,更容易成功。
二是要重视运用渗透性学习法,所谓渗透性学习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尽管自己对于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太清楚,但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许多东西。
我最近密集地阅读杨先生的作品时,时常是似懂非懂、不是很清楚、明白,但我只能硬着头皮坚持读下去,现在看来,的确是有收获的。我想,这就应该是杨先生所说的渗透性学习法。杨先生多次提出要重视会动手的人,即动手能力强的年轻人,不能因为他们考试成绩不够冒尖而埋没了他们,因为中国最需要的是搞实验的人才,而不是会考试的人。
杨振宁先生还在一次讲演里介绍了数学家彭家勒的“搁置法”,所谓“搁置法”就是将一时卡住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暂时放在一边,如此可以使你从目前的难题里摆脱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大脑不再思考它了,也许它已经进入你意识的一个不同层次,当你不再想这个问题而想着别的什么的时候,你会在某个时刻忽然灵机一动,想出来一个主意。同时在下意识中,你也会比较便利地找到被你搁置的问题的答案。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为我已经有过多次这样成功的经验,只不过那时候我不知道有“搁置法”这么一说。
读完第一部分所有文字后,如果要说哪一篇文章给我的印象最深,我想应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写给中国<物理>杂志的一篇介绍谢玉铭先生的文章》,老先生的一生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他与同样优秀的女儿40年分离、至死也没能相见的悲剧,让人唏嘘不已。
还有一个故事也让我印象深刻。1986年春,杨振宁先生在香港坐出租车,司机是一位在北京生活过的女子,普通话说得很好,当她听说杨先生是物理学教授,住在美国,便对杨先生诉说了她的烦恼:她的儿子原来在广州读中学,去年考进了复旦大学物理系。儿子的同学都想出国,他也很想出国,但他感觉自己很难通过每年只有七八个名额的CUSPEA(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出国,因此很苦恼。于是他通过美国的一个机构联系了一个大学(这个大学的名字杨先生从来没有听说过),但需要花七到八万港币,女司机问杨先生他们应该怎么办?让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杨先生在到达目的地后,居然给女司机的儿子写了一个条子:
我叫杨振宁,我有两点看法。一、复旦大学是第一流的大学。你在复旦念的物理较美国任何大学念的物理,可以说只会好些,不会差些。二、你在复旦毕业后,很多美国大学会接受你做研究生,并提供助教位置,不管你是公费还是自费去的,因为复旦在美国是有名气的。我认为这是你学物理的最好道路。现在急急忙忙随便进一个大学,对你一点好处也没有。
话语不多,却很是到位,杨先生真是很可爱,当然也很让人敬佩,素昧平生,居然如此认真负责。只是那位着急出国的大学生不知道可相信这张条子真是大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写的,即便是相信了,他是否会听从杨先生的建议,踏踏实实地在复旦读完大学,他又是否意识到,在他人生的关键时刻,杨振宁先生给了他一个清晰明了、实实在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