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安徽召开16个省辖市二季度工作评议会。省委书记郑栅洁批评个别干部“虚、躲、冷、粗、假”,并指出,作风问题背后是政绩观问题。郑栅洁还举例说,某县经济体量靠后,修马路却修了12车道,跑在路上的车却没几辆。好做面子工程,不做里子工程,是一些干部政绩观发生偏差、决策失误的具体体现。(7月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
虽然经济体量靠后,但“面子”不能丢,修马路一修就修了12车道,可马路上根本没有几辆车,这样的“面子工程”被批评,实在是咎由自取。“面子工程”丢了面子,也失去了意义,同时,也应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让其失掉“里子”。
本来,诸如修马路,应该是与当地的经济状况、老百姓的需求等因素相匹配,要经过科学的论证,但在“面子工程”的主导下,却会出现“好大喜功”,觉得车道修得越多越好,修得越多越有“面子”。“面子工程”是为上级领导准备的,当上级领导看到自己的“魄力”,看到当地的“实力”,从而在上级领导面前赢得“面子”,为自己的仕途赢得“胜算”。但这次却是失算了。所谓的“面子工程”不但没有获得自以为是的“利益”,相反,却是被省委书记“批评”了,其结果可想而知。
“面子工程”的危害相当明显。会造成劳民伤财,损害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导致浮夸、作假的社会风气盛行,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还可能导致地方错失开放发展的良机,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诸如修马路修12车道,在当地不会产生任何效益,如果将节省下来的钱用在别的民生工程,则会让老百姓受益。可以说,“面子工程”能带来的不是面子,干部没有面子,政府也不会有面子,更多的是老百姓的失望 。
“面子工程”由来已久,整治“面子工程”问题,一方面要坚持从严从实,让搞“面子工程”者失名失利;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要抓好规划、审批、建设每一个环节,从源头上防止“面子工程”出现。唯有让老百姓认可的工程,才是真正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