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型毒品毒害青少年
研学旅游要避免“游而不学”
有一种高情商,叫将心比心
别和自己过不去
下水救人不能太盲目!
下一篇4 2022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警惕新型毒品毒害青少年

■ 杨玉龙
魔鬼的迷惑 王恒/漫画
 

记者调查发现,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年轻人为了挤进所谓的“圈子”,不惜盲目跟从他人行为,尝试经过乔装打扮的“笑气”“邮票”“相思树皮”等新型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违禁品,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最终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滥用新型毒品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由此引发的致病、致残乃至致死的案例时有发生。(6月25日《法治日报》)

从现实来看,国外及国内部分城市频频出现青少年滥用“笑气”致病、致残、致死的案例。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新型毒品种类繁多,极具隐蔽性、迷惑性,依法从严打击至关重要。尤其是一些新型毒品还冠以“草本兴奋剂”“合法嗨药”称谓,对未成年人更具诱惑力、欺骗性。所以,相关部门对出现的新情况,应当强化市场监管,从严打击。

同时,强化相关知识的宣传很有必要。专家就建议,应当将毒品预防与社交安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识别和应对各类高危涉毒情境,建立起抵御形形色色新型毒品的牢固防线。相关部门及媒体,不妨积极推动文化禁毒建设,将传统文化与禁毒工作创新融合,提升禁毒宣教水平,共同筑牢拒毒防毒的屏障。

全社会联动共治也亟待重视起来。比如,广州警方自2021年1月1日起组织“笑气”专项整治行动,行动伊始即协调禁毒、法制部门协同作战,及时解决证据认定、法律适用等难题,从底层吸食滥用人群开始向上追查来源,由经销商、批发商,一直查到制造商,从源头上遏制滥用“笑气”蔓延。这样的全链条打击就值得借鉴。

此外,从家庭角度来讲,家长应该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对出现的问题早介入。据报道,一些青年人在猎奇心态的吸引下,不自觉地掉入毒品滥用的漩涡中,在幻觉的支配下,常常会出现自杀、自残,甚至伤害他人的行为。其实,如果家人早一点发现,就能够避免悲剧的出现。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