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摄影机“战斗”,留下抗美援朝珍贵影像
2022年6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用摄影机“战斗”,留下抗美援朝珍贵影像
《安徽画报》老报人陈毓中记忆里的峥嵘岁月
■ 记者 吴承江/文 马启兵/图
陈毓中讲述抗美援朝的战斗经历
工作中的陈毓中(组图)
 

“敌人投下来的炸弹是斜着掉下来的,那时候顾不得害怕……”88岁的陈毓中老人安详地坐在合肥家里,他将两次赴朝参与拍摄新闻记录片的经历向记者娓娓道来。

1933年9月陈毓中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市,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湖北分校学习,后被分配到骑兵第五师政治部任摄影员,1952年初被选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电影制片厂(即八一电影制片厂)任摄影助理,同年9月被派赴抗美援朝前线拍摄战地新闻纪录片。入朝以后,他先后参加了《慰问最可爱的人》《钢铁运输线》《交换伤病战俘》等纪录片的摄影工作。     

入朝不久便遭遇敌机轰炸

1952年8月,八一电影制片厂初建,9月份适逢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赴朝慰问,八一电影制片厂奉命组成摄制组拍摄纪录片《慰问最可爱的人》。随慰问团总团活动的摄制组成员包括高庆生、黄宝善以及年仅19岁的陈毓中等六人。

1952年10月17日上午,摄制组一行随慰问团抵达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这里是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从冰河里抢救朝鲜落水儿童崔莹而英勇牺牲的地方。摄制组拍摄了朝鲜群众隆重祭奠罗盛教的场面,又采访了罗盛教所在部队的领导,整整忙碌了一天。

傍晚时分,当他们正在一所学校与志愿军官兵一起吃饭时,突然空中传来密集的枪炮声,炸弹也随声而落,大家赶紧躲避。这时,陈毓中和黄宝善迅速跑去抢救摄影机和电影胶片。那时候,摄制组带来的两台摄影机是大家的“宝贝”,平时坐车赶路稍微有点颠簸时,大家就把机器搁在怀里紧紧抱着。

当陈毓中和黄宝善正忙着抢救机器和胶片时,高庆生奋不顾身地冲过去,把黄宝善手里那台苏制艾姆摄影机接过来,转身就往外跑。黄宝善抱着另一台摄影机紧随其后,陈毓中提着装胶片的箱子跟在后面。这时,敌机冲着他们投下两枚炸弹,随着一阵巨响, 一行人被掀翻在地,满嘴沙土,什么都听不见了,“亲眼看到敌人投下来的炸弹是斜着掉下来的,那时候顾不得害怕,只是赶紧爬起来去捡散落在地上的胶片。”陈毓中回忆道。

敌机轰炸结束后,却不见高庆生的踪影。大家急忙分头去找,结果在不远处看到当年仅25岁的高庆生壮烈牺牲,而那台摄影机则“躲”在他身下完好无损。

陈毓中说,高庆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牺牲的第一位摄影师。1952年10月18日,摄制组和朝鲜人民军一起,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将年仅 25 岁的高庆生安葬在罗盛教墓地的旁边。1952年12月,解放军原总政治部授予高庆生烈士称号并追认其为模范青年团员。经历这次空袭伤亡后,摄制组反而士气更高。根据慰问团副总团长、时任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陈沂“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的指示, 摄制组返厂扩充摄制力量。

将镜头伸向最危险的地方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利用空中优势对志愿军交通运输线进行战略性轰炸,妄图切断志愿军前线部队的物资供应,阻挡志愿军前进。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当即下令:必须建立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确保前方物资能够源源不断供应。志愿军官兵在朝鲜军民的大力协助下,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凭着异常顽强的战斗意志,一次次将敌人炸毁的运输线恢复,为前线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为了真实地记录“钢铁运输线”上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中央军委决定拍摄一 部战争纪录片。八一电影制片厂接到命令后,马上选调精兵强将,组建一支摄制组,再次赴朝鲜拍摄。

1953年1月初,陈毓中随扩充后的摄制组再次赴朝。到志愿军西海岸防御指挥部报到后,陈毓中与同事们冒着极寒天气立刻分组下到各部队,拍摄工程兵抢修公路大桥,铁道兵在刺骨江水中凿冰挖洞、架设桥基以及抢修清川江铁路大桥,汽车运输队穿行在风雪弥漫的马息岭抢修公路线等实景。哪里最危险,哪里战斗最激烈,他们就将镜头伸向那里。

忍受了一个小时的“炮轰”

在朝鲜战场上进行拍摄任务,随时都可能遭遇炮火的袭击。1953年5月,在朝鲜北汉江南岸, 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敌949.2和883.7高地实行反击。在这次反击中,志愿军配备了苏制“喀秋莎” 火箭炮,而这次火箭炮发射,随炮上阵地执行拍摄任务的是张志辉和张世鸿,陈毓中与李尔康、韩重声则在出发阵地拍摄。“喀秋莎”火力强大,杀伤力极高,但也有缺点,就是射程短,极易为敌方捕捉而遭到反击。所以在发射之前必须先选好并修筑好发射阵地,指战员对阵地及通往阵地的通道了然于胸,当将近夜晚时,炮车在完全隐蔽的状态下,迅速进入发射阵地后,立即做好发射准备,与此同时,张志辉、张世鸿也在选好的位置调制机器角度,晚上七点十五分,一声令下, 红光冲天,天地鸣响,炮弹带着长长的火焰,像无数条火龙呼啸着直射敌军883.7和949.2高地。这也是“喀秋莎”发射在我国银幕上的第一次反映。两轮炮弹发射完毕后,志愿军炮车按照计划立即撤离,果不其然几分钟后,敌人的炮弹落到这里,此时志愿军炮车早已安全撤出阵地。

陈毓中在志愿军阵地上看到和听到的是更加震撼人心、鼓舞斗志的场面。在火箭炮带动下,各炮兵阵地万炮齐鸣,在夜里,敌人的主阵地被炸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罐,笼罩在一片火海里。

志愿军阵地上的广播喇叭发出了激昂高亢的呼叫,“同志们,为祖国人民立功,为朝鲜人民复仇的时候到了,冲啊!”漫山遍野一片喊杀声,像波涛一 样淹没了949.2和883.7两高地。几分钟后,敌人炮火向志愿军阵地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报复性反击,陈毓中此时正和摄制组的几个人隐蔽在山坡的反斜面,忍受了一个小时的“炮轰”,然后通过坑道阵地安全返回。

这是一辈子都钟爱的事业

1958年底,陈毓中被调到安徽电影制片厂担任新闻纪录片摄影。在安徽期间,陈毓中走遍安徽各地,先后拍摄了多部纪录片。通过组织摄制纪录片的实际工作,陈毓中对党的新闻方针、文艺方针有了更为深刻、更为具体的认识。1964年至1969年, 陈毓中被借调回八一电影制片厂,先后参加了《向毛主席汇报》《步兵比武》等大型纪录片的拍摄工作。1979 年10月调任安徽画报社任摄影记者,1982年10月任安徽画报社新闻图片社副社长,随后历任安徽画报社副社长、总编辑等职。

数十年的摄影摄像生涯,陈毓中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摄影理论,也在全国理论年会和权威性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对他来说,这是一辈子都钟爱的事业。如今,快至鲐背之年的他,在新时代里幸福地安度晚年生活,“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生活就是忙碌,现在就很安逸了,有空就想想以前的事情,一幕幕像电影画面浮现在眼前。也和老战友打打电话,聊聊现在的生 活怎样,孩子们都在干嘛。”陈毓中说道。 ■ 据《安徽画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