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春节刚过。当千家万户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时,我肩负报社的重托,只身一人踏上了进京的火车,开启了首次全国两会的采访报道之旅。这也是市场星报社(当时为安徽市场报社)首次派出记者全程采访这一全国最为重要的盛会。多年过去后,这次全国两会采访报道之旅的多个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印象深刻……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第一次走入人民大会堂,第一次和艺体明星们近距离接触,第一次面对面采访如此多的政商名流,除了紧张、兴奋,更多的是感动。
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进入人民大会堂,第一次坐在三楼的记者席上聆听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大会堂的的宏伟、庄严不必多说,置身于平时只会出现在新闻联播里的场景中时,那种震撼和激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有一个情节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当温家宝总理用掷地有声的声音宣布“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时,全场响起了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我也在那一刻被感动了。我们曾经为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亲临非典疫区与医护人员紧紧握手而感动,我们也曾经为总理亲自为农民工讨工钱而感动,那天再次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真诚而感动,为听到中国前进脚步的强音而感动。
2007年的全国两会之所以难忘,还因为我的女儿早于预产期在3月13日出生了,而那一年全国两会的闭幕大会定在3月16日举行,没能陪在产房的我归心似箭。正当我想向报社请假申请提前回去时,却意外的收到了总理记者招待会的邀请函,这张邀请函的珍贵性不言而喻,是当年安徽媒体拿到的唯一一张邀请函(据了解,也是安徽媒体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参加总理记者招待会的机会)。
2007年全国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的请柬设计得简单朴素。这张小小的白色请柬纸质并不很白,还隐隐有些微小杂点,手感不太光滑,是用再生纸制作的。请柬的中英文内容用浅红色油墨印在衬纸上。这张请柬受到记者们的青睐,但因入场时要收回而让人感到有些遗憾。3月16日,距总理记者招待会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候,记者席的空座位已所剩无几。中央大厅里已经熙熙攘攘。很多没有座位的记者到处“逡巡”,希望发现一个“漏网之座”。“这里有人吗”,成为记者招待会现场出现频率最高的话语之一。
我旁边坐着的是央视撒贝宁和凤凰卫视曹景行,都是妥妥的媒体大咖。央视记者王小丫因为来迟了一点,“不幸”坐到了工作人员的位置上,她忽闪着大眼睛“恳求”工作人员把座位让给她,但这位工作人员不为所动。“那咱俩挤挤,合坐吧”,就这样,小丫和工作人员共用了一把椅子。10时59分,温家宝总理步入大厅,向记者们挥手致意。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摄像机照相机镜头纷纷转向总理,按动相机快门的“咔嚓”声也响成一片。
整个记者招待会,温家宝总理在答问过程中又多次引经据典。在解释什么是“幸福”的时候,他引用了艾青的诗句:“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引起一些记者会意的微笑。
随着总理招待会的结束,我的首次全国两会的采访报道之旅也圆满画上了句号。在前后20天的采访过程中,我见证了时任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和央视名嘴崔永元的对话,专访了时任安徽省省长王金山,在燕园里拜访了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
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安徽代表团、辽宁代表团、湖南代表团都下榻在北京职工之家酒店。3月8日晚,这三省中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宋祖英、张也、韩再芬等同台献艺,为女代表们临时奉上一台精彩的晚会。
第一次与全国“两会”的亲密接触,让我收获很多,不仅开阔了视野,也看到了差距,更为今后十多年报社采访报道全国两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