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楚地记得2010年的9月1日,当我第一次踏上永红路10号——市场星报的楼梯,在二楼的宣传栏前,站了好久,看的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心里除了紧张更多的是好奇。
“我以后就是市场星报的员工了吗?”
“我设计的不好怎么办?”
“同事们好不好相处?”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慢慢走向四楼的照排室。那会儿是照排正在排版专刊的时间,看着同事们忙得热火朝天的,我心里就和余华第一天去文化馆上班的心情是一样的:“这个地方来对了!”当时的设计部主任周继龙,带我来到一个工位,桌面上摆着一台崭新的电脑,我心里乐开了花!这就是属于我自己电脑吗?我以后就要在这里大展身手了吗?那天下午我第一次参加了编前会,编辑们在会上报上当天要上报纸的选题,也没有听哪位编辑说需要设计图,我的心里就更没底了。
一直等到大家吃完晚饭,一个穿着凉鞋短裤,大腹便便,皮肤黑黑,戴着眼镜的老师瓮声瓮气地问我:“你是新来的设计吧?晚上有一个长江西路高架桥合龙的新闻,需要做一个配图。”我连忙答应,心里想的却是:什么合龙啊?没做过啊,怎么做啊?救命!然后手忙脚乱地做完,连自己也看不下去。老师走过来了,问我做得咋样了。我不情愿地把ps放给他看,心里想:完了,会不会说我设计得很差,要我回家?老师看了一眼,然后慢慢地说:“嗯,先这样吧,你刚来也没什么经验……”我心里长吁了一口气,感激他!后来他说他姓胡,年轻的时候还去日本留过学,我当时就惊呼,报社可真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呢!第一天还算顺利,下班的时候都已经12点多了,我还是好像在做梦一样,不敢相信自己以后就要成为一个OL了,虽然不是记者或者编辑,但好歹也是在报社,四舍五入咱也就算是媒体人啦……随着2022年日历的翻开,我已经伴随报社走过了12个年头!这12年里都是我的青春啊!还有无数个难忘的“第一次”!
第一次领年终奖,刚来半年领到一个小信封,心里其实很开心了,不过看到其他同事鼓鼓囊囊的大信封,我心里一百个羡慕,并下定决心要好好工作,年底也要拿个大红包!
第一次参加报社的旅行,去了横店影视城玩,大家晚上一起吃饭,那时的我居然还是全饭桌年龄最小的,哈哈!
第一次在报社过生日,给我发了一张蛋糕卡,心里好开心,一张蛋糕卡面值100元,但我不舍得一次花完,只是偶尔去买几个面包。
我来的是好时候,2010年还是报纸的黄金年代,那时每晚都有特刊,最多的时候要出到上百个版面。那时候效益也好,iPhone4一出来,我们人手一台,拿着走出去打个电话,旁边的人都要侧目的。后来,大家都说纸媒的寒冬来了,我还不懂这对我一个设计人员有什么影响。报纸的版面在慢慢减少,专刊部的同事们也逐渐离职。记得那一天,领导说不要做海报了,要做H5!H5是什么?我从来都没接触过,也做不出来。我心里想:我大概是要被淘汰了!但我还不想放弃,就只能硬着头皮去看,去学……就这样,在新媒体呆了9年!
报社在转型,我也在转型!如果说在照排是刚种下的种子,那在新媒体就是野蛮生长!在这里更是收获满满。
这9年里,我结婚了,也有了孩子,小名叫小星,每次孩子问我为什么叫他小星,我就说,是市场星报的星呀!你是在星报出生的小孩呢!新媒体也给了我更多的空间,在报纸上做不出来的想法,在这里都可以呈现,领导也不会干预你的想法,就怕没有好点子呢!
2017年6月报社成立25周年,我们推出了星立方概念,新媒体发展风生水起,安徽财经网被列为重点宣传网站,我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像AR、VR在当时没有几家媒体可以做出来,但我们就能自豪地说:我们家可以做!还有各种各样形式的H5,现在拿出来看也是觉得很惊艳。
2020年8月,电脑发生故障,前10年的工作资料全都毁于一旦,每每想起都很痛心,那些不光是我工作的轨迹,更是夹杂了我的青春啊。不过我转念一想,也许这也是在暗示我,更要向前看!更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报社成立30年,我也在不停地成长并期待未来。
未来,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