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偏好钓鱼的省份 安徽第三
2022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最偏好钓鱼的省份 安徽第三
超四成钓鱼者是90/00后
■ 记者 祁琳
浩宁日常钓鱼
“哪了娜娜”日常钓鱼
孙先生日常钓鱼
 

说着“空军”“爆护”这种行内的专业名词,一般人怕是不太理解,感受不深,而对于一个喜爱钓鱼的人来说,这两个词可算让心情跌宕起伏的两个极端,没有哪个新手不期待钓起大鱼,没有哪个老手能坦然接受“空军”。眼下,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在朋友圈盘踞地盘很久的不仅有“帐篷大军”,还有一支“钓鱼大军”,他们手里拿的不再单单是一根鱼竿,而是装备齐全,适应不同区域水域情况的专业设备……据快手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最偏好钓鱼的省份前十中,安徽排名第三,而且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了这个行列,快手上钓鱼相关创作者中,00后和90后超过四成,80后也占到了30%之上。钓鱼对于爱好者来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也许正如一句话,“我去钓鱼了,暂时逃离人间”才能解释。                

钓鱼爱好者中,年轻化渐成趋势

在一些城市的清晨,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一群全副武装的大爷,急匆匆地涌出地铁,只为在鱼坑旁占一个好位置,一待就是几小时。

而当下,更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这个队伍。采访中,不少90后就是钓鱼爱好者,在合肥他们会前往南淝河、杭埠河等水系丰富的区域,享受自己的安宁与放松。

在快手平台上拥有70万粉丝的浩宁,就是一位90后,家在安徽滁州定远县,浩宁在定远当地已经算是排名在前的钓鱼高手,目前也以此为生计。“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钓鱼。”浩宁告诉记者,小时候他的家就在水系边不到50米的距离,让他随时可以钓鱼,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给了他很大的依靠。

浩宁告诉记者,身边20多岁的年轻钓者,比比皆是,“钓鱼不再是一项养老的运动,年轻化是它的趋势。”

网名“哪了娜娜”是一名女钓手,她今年25岁,目前也在安徽钓鱼,采访中她告诉记者,“城市工作压力太大,拿起鱼竿去水边走走,钓鱼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事情”。

据快手大数据研究院统计,钓鱼相关创作者中,80后占32.12%,90后占26.59%,00后占14.48%。数据显示,年轻化已经成了钓鱼行业的新趋势。

即佛系又是一项极限运动

平常看来,钓鱼是一项养生活动,坐在水边,亲近自然,怡然自得,是很佛系的运动,其实不然。

“我见过凌晨4点的鱼塘”“半夜出发是常态”“白天晒太阳,晚上喂蚊子”“我在水里泡了一天”……这些来自钓鱼爱好者的自嘲,恰恰正好说明,钓鱼算得上是挑战体能的一项极限运动。即使静止是常态,活动起来,依然很费体力,尤其遇到大鱼时,调动鱼竿,与大鱼“斡旋”和搏斗。

“我今年30岁,但是看上去像40岁。”当问及从钓鱼中获得了什么时,浩宁笑着说,因为酷爱,每年他几乎有300天在钓鱼,“不是在钓鱼,就是在去钓鱼的路上。”

现在,夏初季节,浩宁每天早上3点多就起床,寻找一处水域,钓到约十点钟。“太阳出来了,就不适合了。”黝黑的肤色就是证明。不仅仅是浩宁,“哪了娜娜”直言,为了钓鱼也是付出了自己这几年最美好的青春,“几乎360天都是在水边度过的,没时间去和小姐妹逛街、买衣服,长期钓鱼脸上有了晒斑,皮肤状态不是很好。”

“我父亲就很痴迷于钓鱼,一到周五晚上就不见了,不用说,肯定是扑在哪个地方钓鱼,周日下午就会出现了。”合肥市民孙女士的父亲孙先生就是这样,年近60岁,夜钓已是家常便饭,家里人常常责怪他,但孙先生乐此不疲。

亲近大自然 所有事情都可以放下

“钓鱼人不怕吃苦,再累也是开心。” 孙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喜爱到大湖面上钓鱼,在岸边支起帐篷,就可以享受到在城市里不可能有过的体验。“放松心情,专心看着自己的浮标,和目标鱼和不同的鱼斗智斗勇。”

跟大多钓鱼人一样,孙先生也很享受鱼上钩的成就感,但更多的是,面对大水面,那种亲近大自然的静谧感无与伦比。在孙先生分享的日常钓鱼视频中,很多都是自拍的角度,一根鱼竿伸出去,远处就是青山绿水,而且拥有春夏秋冬不同的场景。

“今年黄山下了大雪,当时我在太平附近钓鱼,坐着船沿水路穿梭,一边欣赏雪景,一边钓鱼,真是不错的体验。”

浩宁也直言,钓起大鱼的成就感不言而喻,肾上腺素都有飙升,那种兴奋无与伦比,而且优质的鱼一定是在大自然中,尤其是现在这个夏初季节,早起,凉风习习感觉很好。

也难怪,平时很忙的上班族要抓紧一切休息时间出门钓鱼,本质上,这和日常的休闲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可能是,钓鱼爱好者亲近了自然、愉悦了身心。

装备升级 但钓鱼的快乐无法替代

按技法来分,钓鱼的常见方法有传统钓法、台钓及路亚。若按钓鱼场景,则主要有野钓、黑坑、冰钓、海钓等方式。“平常钓鱼,基本需要的装备,三千元四千元都很正常,好一些的上万甚至好几万都有可能。配合一些特殊的需要,还有探鱼器、打窝床等,价格更高。”浩宁目前依靠着钓鱼行业,也同时在经营着钓鱼系列的产品和用具。“钓鱼一天的开销,主要体现在钓费上,黑坑基本上要一千多元,水库也在200元以内,黑坑就是指人工放养的鱼塘。”

除去装备,一般每次的成品饵料和窝料也不同,根据不同的水域和鱼类来分,孙先生说,在他这里,10次钓鱼8次亏,只有少数2次爆护。一般每次出钓成品饵料和窝料都要几十到一百多元。不过他们现在也在研究装备,同行的钓友刚刚购置了一台探鱼器,花费6800元。“我父亲就是这样,只要为了钓鱼啥都可以,泥鳅、河虾、玉米……赶早买新鲜的,还得要精品货,就怕鱼不肯吃。”其女儿笑着说。

“哪了娜娜”也介绍,常态化钓鱼也分好多种,比如野钓只需要一包饵料一支竿子就能钓一天,花不了几十块钱。“可是黑坑花费就大了,竿子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一套装备下来要上万元了,钓费一场一两千一次 ,尽管如此,钓鱼的快乐是其他项目都替代不了的。”

当然, 除了与钓鱼直接相关的设备,还有一些周边装备,如钓鱼服、遮阳帽、钓鱼伞、帐篷等,一旦上了手,对装备的需求难免越来越高。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