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安徽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未来安徽将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健康医疗、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等,全面推进城市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全省共有1.8万个社区 社区工作者近20万人
数据显示,目前全省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和城乡社区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超30平方米。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县(市)、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全覆盖,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平均超过300平方米。
2020年初,全省18.6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坚守在近1.8万个城乡社区,累计摸排居民信息3261万人次,发放各类生活物资2亿多元,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群众生活作出重要贡献。
鼓励社区服务设施 双休日开放
根据规划,安徽将鼓励驻区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停车场地、文体设施、会议活动场地等资源。支持社区服务企业发展,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进入社区服务领域,鼓励开展连锁经营。
推广接诉即办等基层经验,鼓励社区服务设施工作日延时开放和周六、周日常态化开放,群众关切项目可开展24小时线上服务,保留必要线下办事服务渠道,及时响应居民需求。加强社区应急服务能力建设,形成社区常态化服务与应急响应有效衔接的制度机制。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和志愿服务应急队伍的培训,对重大事件、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等加强演练。指导社区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及时妥善处置各类公共突发事件,提高社区应急处置能力和居民组织化参与能力。
开展儿童课后托管 和寒暑假集中看护服务
安徽将常态化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设岗定责”活动,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力所能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支持20个区县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失能护理、日间照料以及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社区探访率达到100%。提升社区层面医养康养结合能力,优化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服务。
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推动在社区普遍建立青年之家和校外实践教育场所,开展学龄少年儿童课后托管和寒暑假集中看护服务,在村(社区)推广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服务站点。
社区工作者工资 不低于在岗职工平均水平
综合考虑服务居民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社区工作者配备标准,到2025年末实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达到18人。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考试和学历教育,对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给予职业津贴。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立岗位薪酬制度并完善动态调整机制,落实社会保险待遇,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劳动报酬不低于上年度所在县区城镇非私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完善社区工作者考核激励机制,增加居民代表、驻区单位代表在社区工作者年度综合考评中的打分权重。按照一定比例从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把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选拔到乡镇(街道)领导岗位。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到村(社区)就业创业。
实行志愿服务打卡积分制 进行激励回馈
建立完善经常性招募与应急性招募相结合、社会化招募与组织化招募并举的招募机制,鼓励和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组织化、规范化、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积极培育宣讲、文明实践、治安防范、应急、医疗、消防、救援、科技、禁毒等各类专业志愿者队伍。将评价激励机制建设作为推动志愿活动的关键环节,实行志愿服务打卡积分制,结合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对志愿者进行激励回馈,定期组织最美志愿者和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宣传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