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临期食品,就是快到保质期限的食品。记者发现,如今不仅很多超市专门设置了临期食品售卖货架,而且还出现了不少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的店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临期食品不等于过期食品,只要在保质期内正确储存,安全性是有保证的,可以放心购买。针对临期食品的特殊性,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也会定期进行监督检查。(3月27日央视新闻)
过去,临近过期的食品在商超、便利店会被降价促销,吸引的多是中老年人。如今,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年轻人开始追求价格打折而美味不打折的消费体验,购买临期食品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
必须正视的是,虽然临期不是过期,但有关部门对商家销售临期食品,也有严格规定。《反食品浪费法》提出,食品经营者应当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知顾客并单独出售。
食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对保质期有着特别的要求,一旦过期,就意味着可能变质,所以绝对不可食用。基于此,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销售者如实记录食品的保质期和销售日期,如食品已经超过保质期,应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销毁。”而针对临期食品的特殊性,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也会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确保食品安全,是任何环节都不能不坚守的一条底线。可见,临期食品走俏,还须监管“无期”。首先,商家应依法守信经营,销售临期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不能对临期食品涂改日期后销售,欺骗消费者。同时,以防控篡改食品生产日期为重点,探索建立食品生产日期监督和过期食品召回管理机制。特别是,完善违法食品企业“黑名单”制度,对纳入“黑名单”的食品企业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予以取缔。此外,消费者在选择临期食品的时候,要选择正规的商店,查看经营者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等资质,从正规渠道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