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 茶园樱花奏春曲
合肥新房、二手房价格 2月份双双下降
我省支持地方向大学生定向配租住房
3上一篇 2022年3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省“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发布
我省支持地方向大学生定向配租住房

■ 记者 祝亮
 

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安徽省“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于日前印发,我省在规划中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市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定向配租保障性住房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我省高校生毕业去向落实率 保持在90%以上

据悉,在“十三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34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15年的3.14%降至2020年的2.83%。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就业人员占比超过 40%,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就业新的增长点。重点群体就业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退役军人安置 12万人,全省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累计帮扶贫困人口就业69 万人,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率达到 100%。

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逐年下降

根据分析预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经济发展动力持续增强,为就业长期稳定创造了良好条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多项国家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将推动我省就业更加健康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兴就业创业机会日益增多;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涌现;劳动力市场协同性增强,劳动力整体受教育程度上升,社会流动性更加顺畅,为促进就业夯实了人力资源支撑。

但同时,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逐年下降,“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还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规模性失业风险不容忽视。同时,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加速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中小城市“招人难”“留人难”问题突出。

未来几年

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 5.5%左右

根据规划制定的目标,到 2025 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 300 万人以上,努力实现更大规模,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 5.5%左右,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新就业增长点加速涌现,城乡、区域就业机会差距逐步缩小,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覆盖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劳动权益保障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更多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支持向大学生定向配租住房或发放租赁补贴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我省将实施就业兜底帮扶计划。

实施“乐业安徽”扶持计划。全面放开对高校在校生、毕业生的落户限制,降低高校毕业生生活成本,完善生活补贴、住房补贴、安家补贴等保障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市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定向配租保障性住房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基层创业就业保障计划。每年新建 4~6 个青年创业园。进一步扩大“青年驿站”规模,瞄准教育、农业、卫生、乡村振兴等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每年招募选拔 1000 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在合理增加劳动报酬方面,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深化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薪酬制度改革,健全国有企业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

同时,将深化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妨碍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化配置及自由流动的障碍,为劳动力和人才搭建横向流动桥梁、纵向发展阶梯。全面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加快建成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拓展基层人员发展空间,加大对基层一线人员奖励激励力度。

我省将逐步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

建立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全面落实各项援企稳岗政策,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增强企业和劳动者政策获得感。妥善应对突发事件造成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避免发生大量劳动力离职离岗、规模性失业风险骤升等情况,鼓励企业通过协商薪酬、依法调整工时等方式渡过难关。

确保失业人员待遇应发尽发、应保尽保,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基础功能,更好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逐步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完善线上申领系统。实施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支持统筹地区各项政策有序实施。加强失业保险基金运行监测预警,强化监督管理,严防冒领、骗取、套取基金行为。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