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十元的“陪聊盲盒”,到上千元的定制“虚拟恋人”,近年来,虚拟陪伴服务已成为年轻人在网络上寻求心灵慰藉、吐露心声的新兴手段。但记者调查发现,虚拟陪伴背后存在收费套路、内容暧昧、未成年人参与等诸多问题。专家认为,陪伴经济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也要谨防“甜蜜”背后的陷阱。(3月16日新华网)
陪聊“盲盒”、定制“恋人”,随着各种新兴业态的发展,不少年轻人喜欢上了陪伴服务。不过,在满足心理需求的同时,这类服务往往因为缺少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容易出现纠纷和问题。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35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8.7%的受访青年体验过陪伴服务,56.3%的受访青年觉得在陪伴服务中容易遇到人设与实际不符的情况。58.4%的受访青年建议明确服务内容和规范,58.2%的受访青年建议加强对违规服务行为的惩处。
从某种程度上说,“陪伴经济”是当前社会结构催生的全新需求,是一片巨大的商业蓝海。然而,将真实社交关系虚拟化,且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服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不提倡的。这种陪聊、陪玩的方式,短期可以解决心理需求,但从长期来看,会让感觉孤独的人更加陷入孤独中,更难与现实世界连接,甚至产生不安全感。特别是,与很多新生事物一样,新兴的陪伴经济领域,除了缺人才,还存在缺规范、缺标准等问题,甚至存在灰色地带;消费者在非正规渠道购买陪跑、陪游、假扮男/女友等服务,就曾出现过纠纷事件。
可见,陪伴服务兴起,还须制度规范“陪伴”。首先,针对“职业陪伴师”及陪伴服务,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拿出细化的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并实行培训入职、持证上岗,在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同时,可探索对特殊困难的高龄老人购买陪伴服务适当给予补贴,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除了人们转变消费观念,树立“花钱买服务”的意识之外,家庭成员之间也应主动关心,注重亲情陪伴。毕竟,亲情是无法用金钱购买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