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从过年“走到”早春 好作品,要与观众审美共振
2022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人世间》从过年“走到”早春 好作品,要与观众审美共振

 

在中国作家协会会议室,编剧王海鸰细说着《人世间》改编经过,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刚说完,小说原著作者梁晓声蓦地站起,紧紧握住王海鸰的手……会场内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作家和编剧的真挚握手,也是文学和影视的完美联姻。

从过年的隆冬到早春时节,许多中国家庭是观看着电视剧《人世间》度过的。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与“周家三代人”共同经历平凡朴素、充满着人间烟火和喜怒哀乐的生活。这部以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热播,再次有力证明了文学与影视的亲密关系——如影随形,融合共生。

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学的“母本”作用?日前,中国作家协会举办“从文学到影视——《人世间》座谈会”,以电视剧《人世间》热播为出发点,交流文学和影视之间的联通互动,探讨开拓新时代文学的丰沛生命力和多样可能性。

从文学到影视,标志着什么?

从改编自茅盾、鲁迅小说的电影《林家铺子》《伤逝》,到改编自路遥小说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从改编自陈彦小说的电视剧《装台》,到改编自周大新小说的电影《安魂》,在中国文学和影视发展的历史中,文学与影视在双向赋能、双向驱动中,深刻反映时代变革和现实生活,构筑了中国文艺的璀璨繁荣。

据初步统计,新时期以来,茅盾文学奖等国家级奖获奖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蔚为大观,1982年至今,茅盾文学奖已评十届,共计48部获奖长篇小说中,有31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京剧、话剧等。

文学为何是影视改编的“宠儿”?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认为,语言是人类最深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有着最悠久、最深厚的传统;影视艺术等其他艺术门类在开拓自身艺术天地的过程中,既区别于文学而张扬自身的特性,又从文学中获得丰沛的资源和强大的支撑。文学与影视是一种相互区分、相互激励而又相互启发、相互成全,最终相互增强和放大的关系。

在文学的力量中展望影视的力量,在影视的力量中领会文学的力量。“从文学到影视,这不仅是在描述一个过程,更标志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创造与接受的广阔空间。”铁凝表示,让作家和艺术家的力量融会在一起,让文学和影视一起走进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心里,这是我们共同的努力方向。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说,小说《人世间》被成功改编为电视剧《人世间》并成为“热点”“爆款”,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件充满启发的事情。它充分地证明了,在今天、在新时代的文化生活版图和现代传播格局中,文学应该,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各艺术门类中的“母本”作用,应该,也能够以更立体的方式光大自身的价值。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指出,许多经典现代小说,本身就具有多个层面的价值,动感很强的故事、曲折多重的情节,同深邃的思想、精确的语言,都能在同一部作品中融合并存。影视艺术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适当选择,从而完成一部上乘之作。既是源头活水,又是营养肥料,文学滋养着影视之树绿意盎然、亭亭如盖。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张平的《抉择》、阿来的《尘埃落定》、王安忆的《长恨歌》、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麦家的《暗算》、毕飞宇的《推拿》、金宇澄的《繁花》等改编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等。

好的创作者,要沉到生活中

梁晓声深有体会:“无论是片头还是主题曲,电视剧《人世间》都很准确地展现了原作的气质,并且是带有深情的凝练。很多角色在电视剧二度创作中,更加丰满鲜活了。电视剧演员大都是东北籍,他们带有东北味儿的对白,在小说中也是很难呈现的。这就是文学作品和影视剧在互动中补其所短、取其所长,是一种双向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从美学视角评论说:“《人世间》让中国式心性智慧引领现实主义精神原则,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可以给予当代同类题材电视剧以及其他门类艺术创作以有益的美学范式启迪。”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建议,影视创作者要从严肃文学当中,特别是现实题材方面去汲取鲜活营养和精神钙质,提高影视剧的精神内蕴,加强对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创作母本改编权重。文艺创作要贴着时代历史的脉搏走、贴着人民群众的心跳走。

张宏森表示,《人世间》的成功,再次证明了史诗追求和人民美学的巨大生命力。他对小说的封面上印着的“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这句推荐语印象深刻。他说,正因为贴着时代历史的脉搏走、贴着人民群众的心跳走,《人世间》才能够在广大的、不同身份和年龄段的受众中间,激起如此广泛而强烈的共鸣。它又一次表明,好的创作者,一定要把目光和情感,沉到生活和人民之中。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书写百姓史诗是最受观众青睐的题材。所谓史诗,不仅是对社会历史的一种客观呈现,而且有作家艺术家对人心和价值的主观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坚守人民立场。经由史诗性作品,向观众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和思想观念。“具备了史诗品格,还要用温暖的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给人以希望。但这不意味着向观众奉献幻想式‘心灵鸡汤’,而是对‘不如意事常八九’的日常道理进行影像化注解。脱离浪漫主义包装的人生百态,才是普罗大众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他说。

好的作品,要与观众的审美需求达成共振

如何共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指出,就是作品所展示的生活情境与观众所经历的生活实际达成一种呼应,如影随形地映照现实生活,作品里的人物就好像是你身边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就得跟着人物走。

“有生活质感的作品,就有这种艺术魅力。”他说,“所谓的生活质感,就是真实性、生动性、鲜活性,就是让观众感同身受的那种生活的温度、气息和人情,说到底,是一种亲切的、朴实的、生存的烟火味道。不食人间烟火,顾影自怜,终究是太虚无缥缈了,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所以还得回到人世间。”

改编《人世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剧本写了两三年,前前后后改过几稿完全记不清了,一直到拍摄期间,剧本还在修改。“本以为有这么厚重的文学基础,又有满意的戏剧结构,问题应该不大,没想到这个过程比想象中难得多。以前我的剧本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十多个,这次有几十个。那段时间,我精神高度紧绷,反复阅读小说。”王海鸰建议,当下,影视的风气已逐渐走向艺术本身,作家只有坚持写自己所思所想所感,才有可能打动别人。如果有了急功近利的动机,小说很难写好。编剧也应沉下心来,获得足够多的生活经验,“对人物往深刻里挖掘,让人人都能读到自己。”小说改编影视,是否要“尊重原著”,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影视改编不可回避的问题。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指出,文学与影视各有各的规律,完全忠实原著,是不可能的。一种艺术形式向另外一种艺术形式转换,就决定了两个不同差异的存在。“但是,这不是说可以任意改编原著。我赞成的是,改编的创造性,要使原作增辉,而不能因某种市场诉求,使原著受到损害。”孟繁华说。

■ 来源:新华网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