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女多善舞
春在祖母的背上
漫话“惊蛰”
3上一篇 2022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漫话“惊蛰”

■ 河北邯郸 陈赫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随着时光脚步的推进,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就要来临。惊蛰,时间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之间)。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也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曾被称为“启蛰”,在汉景帝以前的文献中,出现的有关惊蛰的词语都是“启蛰”。《左传·桓公五年》里曾写道:“凡祀,启蛰而郊。”意思是凡是祭祀,启蛰时举行郊祭,郊天之礼是周代最为隆重的祭典,祭祀天地日月的活动,皇帝亲自参加。成书于战国时期,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传统农事历书《夏小正》,也曾有这样的记载:“正月启蛰,言发蛰也。”

启蛰被改名为惊蛰,是出现在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时。在古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在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示尊重。汉景帝名为刘启,正好与启蛰相冲,所以为避汉景帝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这一点在南宋经史学者王应麟的《困学纪闻》中有所记载:“改启为惊,盖避景帝讳。”此次改名还引发了中国节气史上的一次巨变,节气的顺序有了很大的调整,汉景帝之前为“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汉景帝之后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及至唐宋时期,经过多次改朝换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经没有必要,于是“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在不少文学作品里,又出现了“启蛰”的身影。如唐人柳宗元《非国语·不藉》:“启蛰也得其耕,时雨也得其种。”南宋曹彦约《惊蛰后雪作未已阴之湖庄》:“启蛰候虫犹自闭,向阳梅子自能酸。”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唐开元年间得以改变。由于人们长期的用语习惯,著名僧人一行编《大衍历》时,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

惊蛰在历史上沿袭千年,也有众多的习俗流传下来。如祭白虎化解是非: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年都会在这天出来兴风作浪,给人们带来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以月巴猪血、生猪肉祭祀白虎。又如惊蛰吃梨:惊蛰吃梨的习俗源于何时,无迹可寻,有说吃梨是为了记住祖先创业之艰难。有说吃梨是为了助益脾气,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再者有蒙鼓皮: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一手持锤,手连击天鼓。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还有打小人:惊蛰之日,平地惊雷,百虫出蛰,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以香味驱赶蛇虫鼠蚊,后来“打小人”逐渐成为惊蛰这一天人们驱赶霉运的习俗。其实,无论是哪一种习俗,都带着人们最朴实、最美好的愿望。

“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万物开始进入灵动的时分。而一年的希望正是从此时开启,人们期盼的收获,也会越来越近!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