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女多善舞
春在祖母的背上
漫话“惊蛰”
下一篇4 2022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古代美女多善舞

■ 安徽池州 赵柒斤
 

出自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的成语“婀娜多姿”,意指“各种轻盈柔美的姿态”,主要形容女性的轻盈柔美。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著名辞赋《洛神赋》,又直接将“婀娜”定义为“舞蹈”:“华容婀娜,令我忘餐”。由此推断,古代美女多善舞。

作为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社会生活一面镜子的《诗经》,描写诸多有关舞蹈的诗歌足以说明,舞蹈跟诗歌一样源于劳动,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美女们个人综合修养的一种具体表现。《诗经》中既有《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等表演性舞蹈、《周颂·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等祭祀类舞蹈,也有《陈风·东门之枌》“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榖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等民间乐舞。史料表明,远古女性“寓舞于劳动中”,远比现代广场舞大妈们尽兴和随意。

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经过提炼和组织的人体动作和造型,讲究“身韵”。所谓“身韵”,即“身法”和“韵律”的总称,“身法”属外部技巧范畴,“韵律”则属于技术的内涵神采,只有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体现我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正所谓“无韵则神死,少律风格无”。通俗地讲,舞姿轻盈就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所崇尚的审美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俗舞有了显著发展。秦国设置了“乐府”,秦二世曾在甘泉宫“作角抵俳优之观”。至汉代,俗乐舞得到空前发展,汉高祖刘邦喜欢民间的楚乐、楚舞,就把俗乐舞“嫁接”到宫廷祭祀;“音乐舞蹈达人”汉武帝刘彻即位不久,就扩大“乐府”机构,任命著名音乐家李延年担任“协律督尉”,招收乐工舞人800多名,并广泛采集民间舞蹈,收录了吴、楚、燕、齐、郑等地诗歌314篇。因广收并蓄、融众技于一炉,特别是受杂技、幻术、角抵、俳优等深度影响,汉代俗乐舞不仅丰富了传情达意的手段,更扩大了舞蹈的表现能力,一批著名的舞蹈家也随之脱颖而出。

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载:刘邦的宠姬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这是一种以舞袖、折腰为主要动作的舞蹈,尤其注重腰功和袖式的变化。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有诸多“翘袖折腰”形象,袖式繁多,舞姿各异,或矫健昂扬,或柔曼温婉,千变万化,美不胜收。汉代还有一位“能作掌上舞”的著名舞蹈家赵飞燕。班固《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曰:“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因家里穷,很小就被卖到阳阿公主家做歌舞伎。由于人美智商高,尤其对舞蹈学习领悟力特别强,练就了一身娴熟的歌舞技,“号曰飞燕”。“(汉)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悦之,召入宫,大幸。”宋代传奇作家秦醇《赵飞燕别传》说,“赵后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汉代人伶玄《赵飞燕外传》说,汉成帝为更好地欣赏赵飞燕的舞蹈,在太液池的小岛上,筑起一个40尺高的台子。“后(赵飞燕)衣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赵飞燕在高台上翩翩起舞,汉成帝亲自指挥乐队伴奏。“风大起,后顺风扬音,无方长吸细袅与相属……无方舍吹持后履。”正因赵飞燕的裙子被抓出了皱褶,从此宫中流行褶皱裙,“号曰‘留仙裙’”。抛开品德操守,单就舞蹈艺术而言,天生丽质的赵飞燕,舞艺的确超群,久久被人称颂,也收获了诸多粉丝。

如果说赵飞燕因身材苗条而善舞,那唐朝杰出的音乐家、舞蹈家杨玉环却并未被体态丰腴所束缚。唐朝是舞蹈艺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乐舞活动渗透于社会各个阶层。无论宫廷豪门,还是平民百姓,在节庆和宴饮中,乐舞表演成了不可或缺的助兴项目。唐郑处诲《明皇杂录》“逸文”曰:“舞者,乐之容也。有《大垂手》、《小垂手》,或像惊鸿,或如飞燕。婆娑,舞姿也;蔓延,舞缀也。”当然,最值得炫耀的,还是唐舞的集大成者——《霓裳羽衣曲》。直至今天,《霓裳羽衣曲》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唐代诗人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细致描绘了此曲的结构和舞姿: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中序和曲破三部分,融音乐、诗歌、舞蹈等于一体的多段体套曲,安史之乱后失传。到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与他的大周后凭借独特的音乐天赋,复原失传了200年的《霓裳羽衣曲》,但金陵城破时,又被李煜下令烧毁。直到南宋年间,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才被江西籍文学家、音乐家姜夔发现并保存于他的《白石道人歌曲》,使这首旷世名曲传承下来。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