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每条信息都要钱”“花了10多万元,还拿不到联系方式”“要线下见面,先得刷个价值1万元的‘一生一世’”……“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自称“快速脱单”“互助脱单”App通过平台规则“下套”,让交友过程异化为步步“交钱”,不少用户成为被“收割”对象,引发了大量涉嫌“诱导消费”“情感欺诈”的纠纷。((2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
可谓世事难测,防不胜防。媒体的报道,除了再次提醒广大用户网络交友需谨慎,勿要随意转账,以防成为被“收割”对象,事实上也给监管出了道必答题。一方面,当前大量打着“交友”旗号的平台注册主体都是科技信息公司,经营范围绝大部分没有“婚姻介绍服务”项目,这导致有的平台以此逃避民政部门监管,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亟需对症下药,各个击破,不给那些以坑蒙拐骗为能事的无良App以任何“下套”“发挥”的机会和余地。
另一方面,由于应用商店已经成为用户获取App的重要入口,应用商店运营方应当进一步承担起App应用上架审核和运营监管责任。若该类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引诱他人进行注册、充值、消费的行为,并将用户资金非法占有,则涉嫌诈骗,应用商店等应积极配合国家网信、公安、工信等部门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处置和坚决打击。
此外,有关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守土有责,主动出击,要与时俱进,善于运用各种手段,依法依规及时发现和查处不法行为,形成震慑,回应市场和用户关切。
无论如何,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交友过程不能异化为步步“交钱”。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媒体舆论曝光、广大用户警醒,最重要的,还有赖监管作为,法治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