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跑过来,父亲倚在老树旁,急剧的运动导致了猛烈咳嗽。父亲捶打着胸口,咳嗽就像秋天的细雨,连绵、悠长。多快啊。想起三十年前,父亲第一次约母亲来到树林,浓密的枝丫,明媚的天空。父亲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朵小花,笨拙而虔诚地戴在母亲头上,那幽弱的香味和场外的秧苗交相呼应。父亲低沉的嗓音,左顾右盼,不时被远处的风声和牧童的口哨打断。母亲在一旁低着头,羞涩的面容比晚霞还要灿烂。那晚,父亲破天荒地喝了点小酒,奶奶端出几碟小菜,跌跌撞撞地跑进了堂屋,对着爷爷的遗像,溢出了几滴眼泪,她那干枯的小眼睛因此也有了几分神采。
记忆中总有温暖的部分,让我们泪流满面。那些饥荒贫瘠的日子,父亲挑着柴火走在小路,母亲紧紧地跟在身后,拾着漏下的碎枝。母亲说:柴火是岁月的衣服,温暖着一年四季、一家老小。父亲也会在半途歇下,喘着粗气。母亲递上水杯和毛巾,偎在父亲身边,为他轻轻擦着汗滴。多年来达成的默契,在夕阳的余晖中,像一幅和谐流淌的油画。继续赶路,绕几道弯,跨几处沟壑,偶尔还会有一两声狗叫,他们的步子,不快不慢,相互搀扶着,总会在天黑前到家。
母亲一有空就把柴草捆成堆,干裂的柴禾在母亲的膝盖处弯曲、折断,发出很大的脆响,她动作娴熟,干净利索,一晃眼就堆了高高的一层。父亲在一旁悠闲地吸烟,看着越积越高的草垛,心里便踏实安稳。冰凉的雨点滑落到脸上,有一种现实的痛。顺着纷飞的雨丝,父亲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让人心生寒意。荒废的稻田长满了野草,比人还高;颓圮的土墙,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它刮倒;而多年前熟悉的农具,有的被高高挂起,积满了灰尘,有着被抛在院外的场基,锈迹斑斑,任风雨吹打。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乡村只剩老人和孩子,只有等过年的时候,一家人才能围坐一起,叙叙家常、谈谈心。年过完后,那些下馄饨水饺的,蒸包子馒头的,搞装潢卖塑料袋的,又纷纷向外谋生,小村庄一夜之间就又恢复了往日的冷清,村庄静得出奇,父亲甚至能听到自己低沉的呼吸。
花落春潮的时候,父亲的老胃病又犯了,怕耽误子女,他一再要求母亲不给孩子打电话。“大老远地跑回来,费钱,还影响工作,都是老毛病了……”父亲压低了咳嗽,捂着胸口。去年,父亲做了个小手术——肾结石。千里外的父母,慌急而疲惫地穿行于医院,想起母亲走在偌大的过道,茫然地问着医生时,脑海中总会浮现:一个农村妇人操着浓重的乡音,一遍一遍地询问、焦灼和无助。天气好的日子,母亲就会搀扶着父亲在医院的花坛处散散步、晒晒太阳、聊聊天。母亲给父亲讲那些老掉牙的、简单而温情的事,就像平常父亲在母亲耳边叨唠的一样。
父亲出门时,忘记和母亲打招呼,钥匙还装在口袋,也没敢走远。年龄大了,总会忘事。母亲赶着鸭子,从山坡下来,一眼就瞧见了父亲。母亲笑着,轻轻地拉了拉父亲的衣角。天渐渐黑了,炊烟也慢慢升腾起来,父亲牵着母亲的手,缓缓走着——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