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近日,有不少市民反映,最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怎么少了呢?记者从合肥市医保局了解到,今年1月1日开始,按照国家关于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指导意见,通过调整个人账户划入标准,建立普通门诊费用统筹保障机制。
改革后个人缴费部分都划入个人账户,仍然归个人所有,权益没变;单位缴费部分全都划入统筹基金,原来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不满45周岁为职工本人缴费基数的1%,45周岁以上为职工本人缴费基数的1.5%)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减少了,但保障待遇并没有降低,最直观的好处是门诊待遇水平提高了,改革后普通门诊看病医保可以报销了。 在职职工个人按照上年度月平均工资2%缴纳的职工医保费全部计入个人帐户,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由原来按个人退休金的4%划入个人账户,改为按定额划入,2022年合肥市的标准为每月150元/人。
那么那些钱都跑哪儿去了?合肥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把所有医保筹上来的钱都放到个人账户里,那就没有发挥共济保障作用,而且仅靠个人积累是有限的,社会积累才能更大范围地满足参保人越来越高的医疗需求。改革后,原来单位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全部划入统筹基金,统筹基金扩充后主要用于支撑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提高门诊待遇。这些钱可以让更多的人,能在门诊看病的时候用医保统筹来报销,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改革后增强了职工普通门诊共济保障功能,普通门诊统筹覆盖职工医保全体参保人员,并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在职职工门诊费用基金起付标准为1000元,年度支付限额为4000元,在基层、市(县)级及其他、省级医疗机构的支付比分别为60%、55%、50%。退休人员年起付标准为800元,年度支付限额5000元,支付比例相应提高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