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过”“包毕业”,馅饼还是陷阱?
“反向抹零”违法违规应该制止
到了一定年纪 要学会“把心关上”
你的努力 终会得到生活的奖励
谨防“数字形式主义”滋生蔓延
3上一篇 2022年2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谨防“数字形式主义”滋生蔓延

■ 新华社记者 田建川
 

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但有的地方在发展过程中,滋生出“数字形式主义”,不仅脱离群众、增加基层负担,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例如,在某些网络问政平台上,对群众反映的个性化问题,回复统一而“官方”。群众诉求只是转交相关部门,平台上显示“已办结”后就没了下文,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有的地方为了提高工作APP点击率和官方微博活跃度,给基层下指标、搞摊派,每周排名通报,基层不胜其扰,有的地方出现一人多机刷点击率甚至购买“水军”当粉丝等现象。

少数领导干部将信息化、大数据的简单运用视为工作创新,未经充分论证就搞信息平台开发建设,“一片火热”之后往往“凉凉收场”,浪费老百姓的血汗钱。

与传统形式主义相比,“数字形式主义”更具隐蔽性。梳理媒体报道发现,在数字化基建、电子政务、基层数字化办公等领域,“数字形式主义”已有所抬头,此风当刹。

“数字形式主义”表现形式多样,但本质还是忽视实际、脱离群众,其背后是政绩观错位、作风不严不实。数字化、智能化只是手段,踏踏实实为人民群众服务才是目的。数字化治理搞得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才是衡量标准。

谨防“数字形式主义”,必须脱虚向实,从重数据转向重实绩,求真务实、不玩虚活;对大搞数字化面子工程的领导干部,应当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

推行电子政府、数据化,目的是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如果背离这个初衷,搞成“数字形式主义”,那就南辕北辙了。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