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该省将分步实施“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本报2月9日04版)
“一业一证一码”是指将市场主体从事特定行业开展经营活动需要办理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并通过加载在营业执照和行业综合许可证上的“二维码”归集展示相关许可信息。这项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破解“准入不准营”的问题。
“一业一证一码”改革的核心在于一个“减”字。也就是减材料、减环节、压时限,让企业主少跑腿、不跑腿,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更大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过去办企业要一个个许可证,一次次排队,一次次填表,一拖要好几个月。“一业一证一码”是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探索“照后减证”的重要举措。对市场主体来说,通过线上线下一个窗口,一次性办结所有审批事项,大幅降低办事成本。对社会公众来说,通过“一码”查询市场主体获证信息,提高了市场主体信息的透明度。对政府部门来说,通过线上线下集成服务,强化了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了“不见面”审批。
“一业一证一码”改革是一项真正的惠民惠企的好政策,是“证照分离”改革的深化和延续。聚焦市场准入多头审批、市场主体关注度高的行业,建立行业综合许可制度;对试点行业确定行业管理的牵头部门和协同部门,实现“一帽牵头”;对同一行业的全部准入条件进行标准化集成,实现“一单告知”;将多张申请表归并为一张申请表,实现“一表申请”;统一受理申请,各部门并联审批,实现“一标核准”;将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这符合企业群众“只进一个门、办完所有事”的服务诉求。
“一业一证一码”改革充分体现了安徽敢闯敢试、先行先试,主动承担具有全局意义的改革探索,为全国复制推广积累经验,为全国改革开放试水探路。“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让企业“拿证即开业”,把更多精力用在经营上。探索行政许可由“政府供给侧”转向“企业需求侧”的重要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