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农耕社会的春节,是汉民族的文化标志和象征符号,负载了诸多涵义的民俗文化。贴春联、挂年画、剪窗纸、猜灯谜等,堪称是中国独有的喜庆魅力最大程度的彰显。更重要的是,相比较于高深莫测的哲学思想等,充满情趣年俗文化更易走进人心并被普罗大众乐于接受。于是,过年期间,人人都兴高采烈地参与到多种健康向上、寓智于乐的年俗文化的传承,集中体现于赏玩“文字游戏”。
过年时,无论是洁净的不锈钢门,还是自然雅致的仿古木门上,人们都乐于在上面贴上红彤彤的春联。春联的原始形式是“桃符”,又称“春贴”“门对”“对联”。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世界最早的春联是记载于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由唐代人刘丘子于开元十一年(723年)岁日或立春所撰写,较后蜀主孟昶所题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整整早240年。
“春联”一词首现于明初。据传,喜欢热闹的朱元璋登基不久的一个除夕前便颁旨,要求当时的首都南京家家户户必须用红纸写春联贴于门框,以此隆重迎接新春,他还于大年初一微服私访,并亲自替屠夫和劁户撰写了“双手劈开生死两,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过年贴春联由此而来,经皇帝推广普及,很快覆盖全国。
直到现在,贴春联仍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每个团年饭前,家家户户都在门框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着每家每户喜迎新年的美好祝愿。春联种类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等,春联还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的幸福感和新梦想。故而,写、买和贴春联一般都字斟句酌,家庭所有成员都乐于玩这种“文字游戏”,使自家所有的“门”都配上恰如其分之“联”,以光耀门楣。
室内贴年画、倒贴福字、剪窗纸等,也是玩“文字游戏”。过年贴“福”必须倒贴,寓意“幸福或福气到了”;早于纸张发明前的剪纸可追溯到西周,《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说的是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封其弟姬虞到唐为侯的故事。诗圣杜甫在《人日诗》中就点赞民间剪纸艺术为“胜里金花巧耐寒”。“胜里金花”便是一门剪纸艺术,“胜”,是用纸或金银箔、丝帛剪刻而成的花样,剪成套方几何形者称为“方胜”、剪成花草形者称“华胜”。到宋代,过年剪纸贴窗花便大面积流行。宋陈元靓史料笔记《岁时广记》谓:“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幡,围一大幡,或以家长年龄载之,或贴于门媚。”现如今,诸多地方仍传承过年剪贴窗花习俗,藉此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国富民康的企盼。贴窗花,既可抒情、娱乐和传承历史文化,又能起到教化、表意、交往等作用。可是,剪窗花考究的就是“折字”“剪字”功夫,可谓“文字游戏”的另一种玩法。
同时,除夕至正月初七,人们许多行为也是间接在玩“文字游戏”,不小心打碎了碗、盘或碟子,要说“岁岁平安”;团年饭桌留一盘鱼不动筷,寓意“年年有余”;除夕夜零点至正月初一夜零点不扫地,寓意“聚财”……许多依然保存的老习俗虽缺乏科学性,可普天同庆的大喜日子里,谁不愿意讨个好彩头?给自己、给家人、给朋友更吉祥的祝福!
过年玩“文字游戏”,主要集中于除夕至元宵这段时间。正月十五“猜灯谜”称得上是年俗文娱活动收官之作。灯谜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要素组成,其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宫廷和墨客中出现的“庚辞”(也叫隐语)、“文义谜语”等文字游戏就是最早的灯谜。唐宋时期,“文义谜语”日渐发展,制谜和猜谜的队伍很快壮大起来。至南宋,每逢元宵佳节,文人墨客便把谜语写在纱灯之上,供人们猜测助兴了,由“独乐乐”变成了“众乐乐”。南宋文学家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条曰:“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此后相延成习,传承至今。灯谜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万象,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迪灵性,不失为充满情趣、又非常益智的“文字游戏”……
由此可见,在这个重新召唤阅读的新时代,过年期间人人参与的诸多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等于一体的“文字游戏”,不就是一种入脑入心的“灵活阅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