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写3个字赔了2.9万元”是一堂法律课
寻亲男孩自杀身亡,留给社会三重痛醒
格局多大 你的世界就会有多大
7个小方法化解年末焦虑
不能任“食品+”营销野蛮生长
3上一篇 2022年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不能任“食品+”营销野蛮生长

■ 钱夙伟
 

近日,肯德基与盲盒销售商泡泡玛特联合推出“DIMOO联名款盲盒套餐”,购买一份99元的套餐,即可获得一个联名盲盒。该活动一经推出,立刻引发消费者抢购。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文称,自己一次性斥资10494元购买了106份套餐。(1月24日《法治日报》)

盲盒显然是促销的手段,“平时同系列的盲盒要69元一个,现在99元既能买到盲盒还有肯德基套餐,我们‘娃圈’都觉得太值了。”但于店家,当然更“太值”,借助盲盒,从食物的销售中赚得盆满钵满。而盲盒的价值在于创意,本身成本不高,如果排除“升值潜力”的炒作因素,其实并不值钱。

问题在于,为了集齐盲盒争相购买快餐套餐,但是在拿到盲盒之后,大量食品又如何处置?这背后可能存在的浪费问题更令人关注。

事实上,这种“玩具+餐饮”“盲盒+餐饮”的营销模式早已司空见惯。近年来有不少只顾促销无视后果的商业营销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食物浪费。如有消费者所说,“参与活动的人绝对都是奔着盲盒去的,最后套餐能不能吃完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这正如专家所说,一些不合理的商业模式通过不正当地刺激、诱导消费者进行非理性的过度消费,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食物浪费,还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固然,面对“食品+”营销,消费者应摒弃讲“面子”和讲“排场”思想,不攀比、不炫耀、不浪费,适量点餐,理性消费,对商家的诱导消费行为要擦亮眼睛,真正把勤俭节约美德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但当店家打着限量款的旗号推出“盲盒套餐”,巨大“升值潜力”的诱惑下,恐怕很少有消费者会保持理性,而“娃圈”的疯抢其实正是店家设计和预料中的促销效果。也因此,遏制“食品+”营销造成的惊人浪费,应从店家这个源头抓起。专家认为,应该加强对该行为的监管和惩处,严格规范市场,避免类似行为再次发生。无论如何,“食品+”营销应纳入法治的轨道,不能任其野蛮生长。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