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金
“四两金”是千总大人为金家粮铺亲笔题写的匾额。
在县城,金家粮铺门面虽小,名声最大。金家的米,颗颗饱满,粒粒新鲜。掌柜金老太爷对谁都笑脸相迎,童叟无欺:“请,请,请,好,好,好!”
这天,一个乡民买了一杆秤,就从金家粮铺买回一斗米试秤,发现少了四两。消息散出去,大家义愤填膺:原来金老太爷开的是黑店。
金老太爷笑眯眯道:“日积四两,来年成金。”
这不是明目张胆抢钱吗?金老太爷就成了大家口中的“四两金”。
以后大家再上金家粮铺去买米,就觉得金老太爷那张笑脸里藏着一把刀。可有啥法子呢?别家的米行还掺沙子卖,混陈米卖呢!
县城西面的老虎岭盘踞着一窝强盗,平时打家劫舍,作恶多端。一到秋收,就下山抢粮。新任千总大人接到命令,前去剿匪。
官兵虽奋勇当先,可强盗们占据有利地形,负隅顽抗。
久攻不下,粮草出现短缺。正在千总大人为难之际,金老太爷支援一百石大米。
千总大人凯旋,要赏赐金老太爷,金老太爷啥都不要,只求大人亲笔题写一块“四两金”匾额。
老百姓见到金光闪闪的“四两金”匾额,怨声载道:“一百石大米,分明是我们的血汗钱、身上肉,却让姓金的得福沾光?”
清光绪初年,华北大旱,农产绝收,米价一日日飞涨。老百姓吃光了树皮,开始挖掘草根。此时,金老太爷带着伙计挨家挨户送粮,你一斗,他一升。
老百姓叩头致谢,金老太爷出手相拦,口中念叨:“日积四两,来年成金。”
大家方才明白,四两金,这是金家粮铺为百姓积粮救急。 ■ 王伟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