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报告修复价格,一条1000元至2000元。如果修复不成功,可以退款。”当你因征信记录上有逾期信息而发愁时,恰好有人打出这样的广告宣传,你会相信吗?据了解,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这一说法,所有声称是合法的、商业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1月10日《法治日报》)
众所周知,个人征信报告是记录个人信用信息的一种报告形式,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贷信息、非银行信息等。这些信息将影响到个人在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可以说,个人征信报告是一张个人的“经济身份证”。
而随着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及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日益发展,征信信息及信用数据对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凸显。正因为个人征信的重要性,让一些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在大数据时代,部分机构或个人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利用银行与征信报告主体的信息差,以“征信洗白”“征信修复”为噱头,形成一条集征信修复培训、加盟代理、个人信息售卖于一体的灰色产业链。
但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应当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信息的准确性,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等信息提供者,都无权随意更改、删除信用报告中正确展示的信用信息。由于征信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其结果具有不可篡改和权威性。可见,“征信修复”并非那么简单、那么容易。
“征信修复”骗局严重损害了社会诚信体系。因此,戳穿“征信修复”骗局,还需“多方发力”。首先,银行要“发力”。银行作为个人征信报告的主体单位,应积极承担起公民个人信息防范的主体责任,不妨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大力宣传的方式,让广大公民知晓“征信修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并非“想修复就能修复”,莫被“征信修复”骗局设套。其次,法律要“发力”。相关法律部门应对“征信修复”骗局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厉打击。其三,公民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征信修复机构,一旦遭遇“征信修复”骗局,应积极举报。
更为重要的是,公民要养成合理借贷、量入为出的良好习惯,守护好个人征信这“第二张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