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其实,到了冬藏后的腊月,人们那种忙乎劲儿,与五月相比却也逊色不了多少!由于春节是中国人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一节,为了过好年,很多事情都要在节前完成,因此就有了“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民谚。那么,腊月忙些什么呢?南宋范成大有诗曰:“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米计。”这就是说,在腊月诸多事务中,“舂年米”是第一要务。
冬舂米俗称“舂腊米”或“做年米”,江淮一些地方又称“做腊米”。我们知道,人们每天食用的大米除农民从播种到稻谷收进粮仓外,还须经好几道工序才能下锅煮成熟饭。而在那全靠手工操作的时代,相较于田间耕作的劳累程度,加工大米的每一道工序也都是消耗大量体能的辛苦活。只是人们在理解《悯农》诗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境时,往往只注重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而忽视了“盘中餐”其他环节的劳累程度罢了。
旧时做米常用的工具是“碓”。除有些地区使用水碓外,人们大多使用的碓有两种:一是手碓,仅一个盛谷物的石头凿成的碓臼(亦称碓宕)和一个装有木柄的石质碓锤,舂米时一个人抡起碓锤一起一落反复冲捣,使谷物之间不断地相互摩擦,渐渐地谷壳便可脱去,然后再用筛子筛下或手摇风扇扇除糠皮,熟米即可食用了;手碓一般一户或几户共有,它虽然简单易操作,但这种方式既费时又费力,所以一般只在少量用米的情况下使用。二是脚碓,是由碓臼、碓锤(比手碓大)、安置碓锤的木质杵杆、支撑杵杆的木质或石质支架以及扶手或吊绳等组成;脚碓的安置是有讲究的,碓宕全部埋在土下,口沿与地面相平,杵杆的重臂长于力臂,力臂一端需挖与碓窝相平的坑,这样既便于踩踏快捷、省力,效率也大大超过手碓;使用脚碓舂米时,就像玩跷跷板一样,脚踩杵杆一端使另一端的碓锤高高抬起,然后立即松脚,使碓锤重重砸下。脚碓利用了杠杆原理使人在操作时更加省力,但踩踏时用力需均匀有节奏,否则也会令人感到疲乏。
稻谷的籽粒是由稻壳和糙米组成,稻壳中的硅含量越高,则越坚硬,其耐磨性能也就越强,这便是造成踏碓舂米比较费时费力的根本原因。如果除去了稻壳,再用踏碓的方式将糙米舂成熟米就会省力多了。于是,古人便发明了砻,俗称“礧子”。“礧”作名词时是脱稻壳的工具,叫“礧子”;作动词时是用礧子去脱稻壳,称“礧稻”。
礧礧过的稻谷,用风扇扇除粗糠,得到的只是糙米,还需要去皮,少量的可用碓舂,做腊米时则多用碾来碾压,即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说的:“凡稻去壳用砻,去膜用舂、用碾。”
碾米的过程俗称“打碾”。碾由碾台、碾砣、碾桩和连接碾砣的木杆组成,其中碾台由大块片石铺地而成,中间隆起;碾砣形如石磙,但比石磙大,无沟槽;碾桩以石头或粗木做成,立于中心以固定木杆一端。由于其占地面积较大,所以只能设在野外。碾米时,将糙米或稻谷均匀地摊于碾台,然后以牛拉木杆,木杆带动碾砣进行碾压,木杆后多由小孩赶牛转圈,大人则立于中间用工具不停地翻动谷物,并不时到四周将迸溅到外围的米粒扫进碾台。谷物碾熟后收起,用风扇扇除米糠即可。
一盘碾一般是多个村庄集体合用,如有村庄名叫“万家碾”,虽有夸张之意,但也足见其使用范围之广。又因做米均集中在腊月,所以除雨天外,每到腊月,碾就得日夜不停地工作了。尽管夜晚寒风凛冽,但多一家老小提着马灯全上阵,根本没有人感觉冷。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做米工具已被先进的机器所淘汰,以致今天很难再睹它们的“芳容”,它只能留在老年人的记忆里;而呈现给后代人的只不过是平面的图画或立体的模型,即使偶尔遇到实物,却怎么也不可能令其体验到这其中的艰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