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组织举办的合肥市国有收藏单位“镇馆之宝”评选中,七件藏品分别被评为“镇馆之宝”:北宋黄山张处厚制墨(合肥市文物管理处藏)、李鸿章致陈湜信札(李鸿章故居陈列馆藏)、战国朱雀衔环踏虎玉樽(巢湖市博物馆藏)、清“天聪通宝”等一组 3 枚金币(肥东县博物馆藏)、商“父丁”四乳兽面蕉叶纹青铜觚(肥西县文物管理所藏)、唐寿州窑黑釉贴花瓷枕(长丰县文物管理所藏)和汉羽人铜博山炉(庐江县文物管理所藏)。
清“天聪通宝”等一组三枚金币
清“天聪通宝”等一组三枚金币直径 2.5~2.6 厘米,穿 0.4~0.5 厘米,厚 0.1 厘米,重 6.85~6.86 克。三枚金币分别为天聪通宝、乾隆通宝和嘉庆通宝,出土于安徽省肥东县店埠镇李鸿章莫氏夫人墓。
天聪通宝,面阳文楷书“天聪通宝”,以细密乳钉为地,背阴刻满文“宝泉”。乾隆通宝,面阳文楷书“乾隆通宝”,背穿左右阳文满文“宝泉”,穿上下有两方汉文戳记、上为“景福”,下为“足赤”;面背皆以细密乳钉为地。嘉庆通宝,面阳文楷书“嘉庆通宝”,以细密乳钉为地,背阴刻满文“宝泉”。
经考证《李氏宗族家谱》,墓主人为李鸿章侧室夫人莫氏。李鸿章,道光三年(公元 1823 年)出生于肥东县三十埠乡群治村祠堂郢,累官为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揽晚清经济、军事、外交大权于一身,为统治集团的核心成员,卒于 1901 年。莫氏,生于咸丰四年(公元 1854 年),1902 年光绪帝奉慈禧懿旨,恩赏诰封为一品夫人,卒于 1913 年,葬于肥东店埠镇西大园。
北宋黄山张处厚制墨
北宋黄山张处厚制墨长25厘米,宽5厘米,厚1.4厘米,重 109.6 克。这是目前国内现存尺寸最大、最完整的宋代松烟墨,
1988 年出土于有确切记年的北宋政和 8年(公元 1118 年)马绍庭夫妻合葬墓(合肥城南乡朱岗村),是宋代松烟墨的标准器,也是我国考古发掘与史料文献能够相互印证的墨锭,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全国仅见的国宝。
此墨色浓黑、无光泽,松烟制墨,长梭形、两端呈圭角状,墨正面有内凹线框,内残存模印阳文篆书的墨家名款“歙州黄山张谷……”后半部字迹模糊。据宋代李孝美著《墨谱法式》、元代陆友著《墨史》记载并考证,模印全文应为 “歙州黄山张谷男处厚墨”,该墨的出土为中国制墨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墨史》中对张氏家族制墨有明确记载:张处厚是张谷之子,张遇之孙。张遇,易水人,中国制墨史上的著名墨工,墨家名款为“易水墨工”,张谷为“黟州布衣”,张处厚则为“黄山”。张氏家族自易水徙居歙州,与当时制墨中心由河北转向徽州相合。蔡襄谓,世间以李廷珪墨为第一,张遇墨为第二。张谷制墨得李氏(李廷珪)法,而世不多有。
李鸿章致陈湜信札
李鸿章致陈湜信札,宽 12 厘米,高 23 厘米。李鸿章 24 岁中进士踏入仕途,后长期担任直隶总督,成为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才华出众,书法风格自成一体,曾国藩曾评价:“观阁下精悍之色露于眉宇,作字则筋胜于肉,似非长处玉堂鸣佩优游者。”李鸿章经常与家人在信函中交流书法心得,认为“其落笔结体,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
李鸿章酷爱书法,初学唐人楷书,对颜真卿的书法情有独钟,后又受到宋代四大书法家之首——苏轼的影响。李鸿章致陈湜的亲笔信札,可见其学苏轼的明显特点,笔法谨严,牵丝映带,儒雅风流,是其手札作品中难得的珍品。
李鸿章的书法博采众长,受到王羲之、颜真卿、李邕、苏轼以及清朝碑学书风法家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书法风格,表现为雄强朴茂,浑厚庄严,可观堂堂正气之势,在清代书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战国朱雀衔环踏虎玉樽
战国朱雀衔环踏虎玉樽,1997 年 7 月于巢湖市北山头一号墓出土,口径 8 厘米,通高 13.6 厘米,无盖。青白玉,局部沁有灰褐色斑点。器作筒状,直口,平沿,三矮足。整个器表采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线刻等多种技法刻琢纹饰。一侧透雕一朱雀站立于一螭虎身上,朱雀昂首,口衔索状环,双目圆睁,形象凶猛,两翅作欲飞状,双足直立,爪部抓在螭虎的腰背部,长尾歧一分为二,尾羽内卷形成两个方形挂棱;螭虎作行走状,头侧昂,张口露齿,四足爬伏在器壁上,长尾呈索状曲卷。与之相对的另一侧透雕一熊,以熊身作环状錾手。头顶鬃毛上卷,两只前足一足上举抓住鬃毛,一足抱于腹部,两后足一直伸一后屈,长尾亦向内卷起。口沿下、腹中部和近底部分别雕琢三周带状纹。上部为变形兽面纹,中部饰卧蚕纹,近底部刻三只站立的长尾鸟纹。朱雀、熊和纹带的间空雕镂勾连卧蚕纹。三矮足面如牛头形,顶部饰火焰纹,两角尖向内卷,圆睁双目,短鼻。外底纹饰均为线刻,中间为一圈卷云纹,边缘饰菱形纹和三角纹。
商“父丁”四乳兽面蕉叶纹青铜觚
商“父丁”四乳兽面蕉叶纹青铜觚,通高 15.2 厘米,口径 10.8 厘米,长身细处 4.5 厘米,足径 8.1 厘米,重 525 克。1985 年,合安公路拓宽建设时在肥西县上派镇派河南岸取土发现。青铜觚为喇叭口,长颈,圆鼓腹,高圈足,颈饰四片蕉叶纹,腹饰两对称兽面纹,竖置一对扉牙,圈足上部饰三道凸弦纹,下部皆用云雷地纹上饰鸟纹。圈足内壁阴刻“虎子”族徽和“父子”铭文。经省文物鉴定站鉴定为商周晚期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
此次青铜觚出土地点为派河岸边的一处商周时期聚落遗址,同时出土有 2 件“父丁”青铜觚和 2 件“父丁”青铜爵。青铜觚、青铜爵均为酒器,在商周时代,酒器作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是这一时期最为举足轻重的礼器大类之一。
唐寿州窑黑釉贴花瓷枕
唐寿州窑黑釉贴花瓷枕,于合肥市长丰县水湖乡李集出土,长 13.6 厘米,宽 11.1 厘米,高 7.6 厘米。枕为腰圆形,枕面大于底部。枕面略凹,双侧微翘,四壁向下斜收,底略凸,有圆形气孔。左侧及后侧面各有一树叶形贴花纹饰。枕面及四周侧面满施黑釉,色均匀而质润滑。
寿州窑瓷枕使用的瓷土土质一般含砂大,颗粒粗。为了烧制出精美的瓷枕,会使用较细的瓷土或陶土,用水调和成泥状涂在瓷胎上,作为化妆土护胎,厚度一般为 0.1 ~ 0.5 毫米,抹过化妆土后,瓷枕会先烧成素器,再施釉二次烧。瓷枕使用瓷片粘合箱体构造,再用手粘合在一起,非常费时、费工。瓷枕底部的小孔,是为了便于烧制时内部热气溢出,减少瓷枕变形。作为唐代六大名窑之一的寿州窑,以生产黄釉瓷器而著称。
汉羽人铜博山炉
汉羽人铜博山炉,1988 年出土于庐江县白湖镇裴岗社区(原裴岗乡罗岗村)。通高 26 厘米,底径 12 厘米,腹径 11.5 厘米。 炉盖镂空,作山峰形,与炉身子母口相接,炉座饰卷云纹,上为一羽人托炉。羽人,顾名思义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翔的人,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也称“羽民”。
博山炉专指仙山造型的熏炉,是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发展的香薰文化与当时社会普遍流行升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西汉时期,封建帝王为求长生不老之术,大都信奉方士神仙传说,道家传说东方海上有仙山,名曰“博山”。武帝即遣人专门模拟传说中博山的景象制作了一类造型特殊的香炉——博山炉,于炉中焚香,轻烟飘出,缭绕炉体,自然造成群山朦胧、众兽浮动的效果,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博山炉在汉代广为流行。
■ 据《安徽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