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环境保护任务日益繁重,基层环境监管人少事多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加快建立环境智慧监管新模式势在必行。记者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目前,依托安徽省“数字江淮”总平台,省生态环境厅初步构建了“数字江淮—智慧环保”分平台,即涵盖了水、气、噪声、固废、核与辐射、自然生态和污染源等环境业务数据。
依托“数字江淮-智慧环保”综合平台,我省充分运用“互联网+”、小程序等技术手段,构建统一的省生态环境大数据移动门户平台基础底座,开发运行了“安徽环境”APP,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端随时随地查询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实时状况等,全面、及时、精准地掌控全省环境管理业务动态。
我省探索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2021年10月底,全省2503家纳入“三个全覆盖”管理的重点排污单位完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联网,其中,对排入长江干流且符合安装条件的97个工业企业排污口全部完成自动监控设备的安装、联网。委托资质计量机构对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进行量值溯源,探索推动自动监测数据直接应用执法监管,已完成全省1239家2362台(套),剩余500台套设备待量值溯源,预计11月底全部完成。
“目前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席峰表示,安徽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 “数字江淮—智慧环保”(2.0版)综合平台,完成生态环境管理全业务数字化改革。以此为核心,打造生态环境天空地立体监测物联网,引导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高校、科研院所、创投机构对环境保护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商业模式创新,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