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本科专业好就业?就业率低的专业又有哪些?今后我省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方面将有哪些动作?日前,省教育厅发布了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2021年)。其中,金融学、英语翻译、经济管理等专业“垫底”,哲学、工学和农学则稳居“前三”。
我省共有44所本科院校336种本科专业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3月,我省共有44所本科院校(40所本科院校,4所独立学院)设置336种本科专业,共计2391个本科专业点,其中30种国控专业分布在38所院校的143个专业点,102种特设专业分布在43所院校的335个专业点。本科专业覆盖了12个学科门类,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我省普通高校本科 仍有106种基本专业未布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2所部属院校共设置了123种本科专业、147个本科专业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传播学、天文学、大气科学等10个专业和合肥工业大学的飞行器制造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等5个专业填补了我省本科高校专业布点空白。除此之外,我省普通高校本科仍有106种基本专业和283种特设专业未布点。本科工学门类专业占比最高,达36.30%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情况如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3月,我省普通高校本科工学门类专业占比最高,达36.30%,其次为管理学门类、理学门类和艺术学门类,占比分别为15.52%、11.71%、11.29%,工学所占比例进一步扩大,工学和管理学门类占比优势明显,应用型专业门类占75%以上。
2020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9.23%
2020年,安徽省高校本科毕业生为16.8万人,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前三个学科门类分别是:工学62449人、管理学30542人和文学14750人。受疫情影响,截至2020年8月31日,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9.23%,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排在前三位的学科门类分别是哲学92.50%、工学83.55%和农学81.38%。其后分别是艺术学80.86%、医学79.07%、历史学78.52%。
金融学、英语翻译、经济管理等专业初次就业率“垫底”
2020年,我省高校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的20个本科专业为保险学65.66%、应用统计学65.63%、税收学65.10%、工艺美术64.62%、朝鲜语63.64%、投资学62.97%、心理学62.16%、会计学(注册会计师)61.08%、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60.27%、广播电视学60.19%、法学58.89%、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56.06%、信息工程54.00%、贸易经济50.79%、阿拉伯语50.00%、雕塑50.00%、金融学(国际金融)47.46%、国民经济管理44.19%、英语(翻译)33.33%、金融学(农村金融)0.00%。
毕业生人数在全省毕业生人数排名为第二、第三、第四的管理学类、文学类、理学类三个门类对应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排在第七、第十和第九名。学科专业毕业生数量与其初次就业率排名不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些学科专业的发展可能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省教育厅提醒,各高校应谨慎新设相关专业点,调整专业布局。同时,我省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发展也亟待加强。
我省计划增设一批新兴交叉专业
为更好地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需求,省教育厅表示,将健全高校依法自主设置与全省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和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开展专业和人才需求调查,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分析与发布制度、跟踪调查与反馈制度,定期公布紧缺专业名单和就业率低的专业名单,为专业设置调整提供参考。
此外,我省还将着力布局一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专业,重点建设一批事关公共安全、卫生健康、生态环保、食品安全等重大民生需求的专业,优先设置一批新兴交叉的专业。加快设置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十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兴专业。
不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专业或面临撤销
对于不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专业,我省将完善有进有出、有增有减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引导高校增设本地区急需、空白的专业,发展特色专业,停招停办或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专业。加大对传统专业改造力度,尤其是传统的医科、文科、农科专业,通过对原有专业师资、设备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模式创新、课程提质,手段更新,将其改造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应用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