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不动产登记成了少数人的“盛宴”
好的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
真正的自律,就是叫醒你自己
企业团建“变味”缘于管理思维变形
规范秩序让市场主体跑得更快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企业团建“变味”缘于管理思维变形

■ 张玉胜
 

拉练式、强制式、填鸭式……花样繁多的企业团建活动,本应增强团队凝聚力,却常在实践中走样失范,让员工难以认同。近年来,作为一项员工福利,团建活动花样不断翻新,备受企业追捧。然而,很多员工认为,团建虽然热闹,并不能体现深层次的企业关怀。(9月6日《工人日报》)

作为打造企业文化的建设性举措,企业团建原本是以集体协作形式进行游戏性活动,给充满刚性约束的职场注入一些活泼元素。纵观近年来的团建实践,虽然花样不断翻新,但却愈来愈偏离团建初衷,甚至出现奇葩、恶搞等离谱趋势。究其成因,当属企业管理者思维扭曲的外在表现。

加强上下级互动、提升团队凝聚力,既是企业文化内涵,也是团建活动要达成的目标。为此,需要首先弄懂员工们的所思所想,了解员工的特点、志趣与爱好。只有员工发自内心“喜欢”的团建项目,才会激发起员工对活动的参与热情,更好地投入、配合与协调。但一些企业却全然不顾员工诉求,一味地笃信长官意志、唯我独尊,热衷于搞折磨体力、消磨意志、测试“服从”、考验“忠诚”的团建项目。

比如,某互联网公司搞所谓“破冰团建”,设置的问题多涉及隐私和挑战底线,意在以当众袒露隐私的难为情“破冰”,挑战员工的忍耐与妥协,从而为培养绵羊式、奴隶式员工摸排底数、测试水温。这其实折射出用人单位尤其是一些私企管理思维的落伍、变形,尚未走出“一言堂”“家天下”的管理俗套,这有违现代企业管理精神。 

团建“主体”是员工,团建的前提是尊重。企业首先要尊重员工的人格、隐私和多元个性,对参与者的民族禁忌、风俗习惯足够敏感,设计活动时要避免形式低俗、内容空洞,让员工真正有所收获。此外,还要树立法律意识,尊重并确保员工的休息权、名誉权、健康权。一些团建活动不受员工待见,企业也大呼“出力不讨好”,占用员工休息时间、自费AA制等也是团建被频繁吐槽的主要原因。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