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即是好人生
老父亲,又一年戴上了“皇冠”
我身边的学霸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8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老父亲,又一年戴上了“皇冠”

■ 合肥 詹诗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晃,又到父亲的生日了。今年父亲满六十九周岁,虚岁七十岁,按照农村说法,给老人做寿做九不做十。“九”取长长久久,长寿为尊之意。于是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分别从合肥、杭州驱车回到老家,给老父亲“做寿”。

一上午,我看父亲坐在他网购的、可旋转的椅子上,低着头,深凹的眼睛直盯着智能手机屏幕,右手食指不停地向上滑动着屏幕,时不时地呲牙咧嘴大笑不止。看到这一幕,不用猜,父亲肯定又在刷抖音。其实在我小时候,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沉默寡言,与人为善,忠厚老实,勤俭节约。我们兄弟姊妹四人都特别敬畏又特别敬佩父亲。生产队上关乎每家每户的事,队长都会召集大家,吃过晚饭后,在一户人家堂厅里集中讨论,统一意见。我家,一般都是我父亲亲自出马,我总是喜欢跟在父亲身后,一把抢过父亲手中的电筒,照向去往会场的路。

会场上,有的邻居叔叔、伯伯,为了抢到肥田好地,争吵声像热浪一样,一阵高过一阵,争得脸红脖子粗,青筋凸起,像枝干盘虬卧龙在有些年轮的树上,颇有种不服就干架之势。父亲,总是坐在角落里,或盯着地面,就像盯着他的庄稼一样,出了神;或抬头看看条几上不知疲倦的老式座钟,等待着早点散会,早点回家追剧86版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总是嫌弃父亲不够硬气,不够主动出击,沉默寡言,在心底似有几分瞧不起的意味。有一个大田,叫“三斗丘”,无论是栽秧,还是除草、收割,都只能靠人工,路窄陡峭,机械是下不了田的,夏天拦水到田,也是个麻烦事。大家都不愿意要那块田,队长叔叔呷了口茶,望向父亲,颇有礼貌地问了声:“哥,这个田要不给你家?”我很意外,父亲不再沉默,不假思索地说:“这块田大家都不要,我要吧,我家人口多,中。”回到家,父亲把这事告诉母亲:“都嫌这三斗丘不能机械化,拦水难,不想要,队长一说,我就要了,不为难别人,方便别人就是方便自己……”听到父亲这么说,母亲也不再说什么了。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与人打交道,从不爱斤斤计较,不爱占个小便宜、斗个你死我活,按照现在流行的话说,“我的父亲比较佛系”。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在父亲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形成了忠厚老实、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的为人处事风格,这种好的家风在我们家传承,也一定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记得我上大学期间,还是学生,没有收入。每逢过年回家,两个姐姐几乎都会给父亲、母亲买新衣服、新鞋子。可父亲总是习惯穿那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黑色棉袄,冬天无论走到哪里,父亲身上总是裹着那件棉袄,棉袄似乎是他的“老友”。

我来肥工作后,母亲也跟我来到合肥,帮我们带孩子,父亲就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我们都希望他能来合肥,跟着我们一起生活,这样吃穿什么的,都好照顾,可父亲执意不肯。每年回家兄弟姊妹轮番上阵给父亲上来肥生活的“必修课”。但无论大家怎么做他的思想工作,他总是有着各种说辞不愿来。他一个人在家里,吃的是自己种的蔬菜、养的鸡、攒的土鸡蛋,冰箱里摆得整整齐齐,自己从不舍得吃,非要留给他的孙女、孙子吃。

近来,父亲学会了网购,他也像年轻人一样,热衷在网上购物,买来的东西都是便宜货:一套化纤面料睡衣,10块钱;一打袜子,5块钱……我们给他买,他又不肯,嫌这不好那不好。其实我们都知道,他就是节约,又怕花我们钱,给我们添麻烦。

父亲很少以说教的方式教育我们,而是以实际行动感染我们,这种无声的教育情怀,厚植在我们心中;这种无声的父爱,滋润着我们成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