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鞍钢本钢牵手 打造我国北方巨型钢铁“航母”
奉劝美方先把自家实验室情况调查清楚
下一篇4 2021年8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百年鞍钢本钢牵手 打造我国北方巨型钢铁“航母”

8月18日,在本钢冷轧厂,吊车在吊装钢卷。 ■ 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20日上午,辽宁鞍山。随着辽宁省国资委主任王永威和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成旭签字起身,双手紧握,同处辽宁省的鞍钢集团和本钢集团,由此宣告正式牵手。诞生于一个多世纪前,相距仅60多公里的鞍钢、本钢,亲历了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蹒跚起步、新中国工业建设的艰难开局、改革开放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                    ■ 新华社记者 牛纪伟 王炳坤 谢希瑶 白涌泉

打造我国北方巨型钢铁“航母”

6300万吨——这是鞍钢集团重组本钢后拥有的粗钢产能。这一规模仅次于宝武集团,使新鞍钢跃升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钢铁“航母”。

鞍钢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被称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本钢集团是辽宁省最大省属国有企业,被称为“共和国的功勋企业”。

此次重组,辽宁省国资委将所持本钢51%的股权无偿划转给鞍钢,本钢成为鞍钢的控股子企业。到2025年,鞍钢将实现7000万吨粗钢、超5000万吨铁精矿、3000亿元营业收入、百亿元级利润的发展目标。

钢铁“航母”启航在即,其具备的多重优势被业内看好。

一直以来,作为东北最大两家钢铁企业,鞍钢、本钢难以摆脱近距离、同质化竞争的尴尬。“鞍钢重组本钢后,将围绕‘要素管控+管理移植’‘战略引领+资源系统’两条主线,释放两家在采购、销售、创新、物流、矿产资源、国际贸易、产业金融等方面的优势。”鞍钢集团总法律顾问计岩说,通过资源整合,可减少重复投入,形成创新合力,在更多领域实现领跑。

此次重组对东北振兴的引领作用不容小视。在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看来,这艘钢铁“航母”的诞生,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东北地区板带材、棒线材和优特钢的钢铁产业布局,形成新兴钢铁产业生态圈,助力辽宁做好结构调整大文章。

据悉,鞍钢重组本钢后将目标定位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成为供给和应用钢铁原创技术的“策源地”、构建产业新格局和助力东北振兴的“顶梁柱”、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压舱石”。

百年钢厂破解联合重组之困

这是一场迟来的牵手。早在2005年8月,鞍钢与本钢就宣布联合重组,组建鞍本钢铁集团。但这之后,双方仅做到统计报表的基本统一,资产整合却迟迟不见进展。

2010年,鞍钢重组了同为央企的攀钢集团,本钢也与同处本溪市的北台钢铁集团合并,鞍钢、本钢似乎在各自路上越走越远。

“央企和地方国企在兼并重组过程中面临不少难题。”王国清介绍,一方面,企业的税收和利润上缴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如何分配?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安排、产业布局如何协同?

深化改革,不进则退。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如何破除机制体制障碍,打破兼并重组坚冰?此次整合进行了探索。

此次重组后,鞍钢、本钢的法人注册地不变,更不会减少对地方的纳税。本钢集团已形成的品牌、商标、字号可以由其继续持有并使用,保留各级主管部门授予的各类主体资格及相关政策。

谭成旭说,辽宁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大局意识和担当精神,此前支持鞍钢实施的改革减负举措,也为重组减少了阻力。

2020年对鞍钢具有历史意义。这一年,鞍钢妥善解决了37万人的厂办大集体改革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难题。“双方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重组起来自然没有了后顾之忧。”谭成旭说。

既要解开历史“疙瘩”,也要稳定未来预期。

重组后的鞍钢集团在职职工接近20万人。谭成旭表示,重组计划承诺不减员,“未来将通过矿业弹性生产、减少劳务派遣等改革措施,逐步解决人员冗余问题。”

20日的重组大会上,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两家央企与鞍钢集团签署了鞍钢股权多元化改革增资协议。记者了解到,本钢集团下一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继续推进,不会受重组影响。

对于企业前景,全国劳动模范、本钢机电安装公司首席操作罗佳全充满期待。他说,重组不仅是行业大事,也是我们一线职工的大事,“关系到我们今后的生活幸福和发展空间。”

资产重组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做到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鞍钢、本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刚忙完重组大会,鞍钢、本钢的14个工作组马不停蹄,频繁往来于鞍山与本溪之间,展开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的对接交流。

“我们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办两家事。”鞍钢集团党委宣传部负责人说,大家本着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的心态坦诚交流,学习借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