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疏风细雨,天气随即转凉。正如歌词所唱:一场秋雨一场凉。听着细细的淅沥沥的雨声,想起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熙宁六年(1073年)秋天创作的《谒金门·秋感》:“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词人虽感激秋雨断送了酷热,但“夜阑还独语”的“愁”感也涌上心头。
其实,悲秋情结是古典诗词吟咏秋景的主基调,而秋风秋雨一般皆为“悲”或“愁”秋之源头。唐代诗圣杜甫的《秋雨叹三首》,无论“雨中百草秋烂死,临风三嗅馨香泣”“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还是“雨声飕飕催早寒,泥污后土何时干”,虽为自述苦雨寥落之况、触景生愁,却令每位读者感受到古代“悲秋”者悲秋之萧瑟、“病秋”者病秋之隐沦、“惊秋”者惊韶华逝而年岁晏之速;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秋雨”一直很“凄冷”,无论“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还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抑或“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都是秋雨绵绵、寂寞绵绵、伤情绵绵的场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一叶叶,一声声”,好一个“愁”字了得;宋代大词人柳永,无论表面多么放荡不羁,可一场秋雨照样触发了他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更成为我国女权和女学思想倡导者、革命先驱秋瑾的遗言而广为流传。上中学时,曾被张爱玲的“(秋)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深深吸引。她眼里的“秋雨”,像悲哀的音乐,冷清寥落,苍凉悲旦,有一种挽歌般的悲凉美感。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一代伟人毛泽东创造了不同凡响、充满着异样风采和神韵的“秋”意象,呈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壮美秋景,让人感受到“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我印象中,人人都愿意住进秋天里,与都市人青睐驱走酷热之秋雨相比,农人对秋雨的降落几乎是欢呼。“交秋三场雨,遍地出黄金”是老乡们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农人对秋雨的期盼无法用文字描述。清楚记得,多少次立秋时节,镇里租来高射炮“打雨”,更有村民采用最古老方式“求雨”,可收效甚微……村民最终没能胜天,秧苗、蔬菜及旱地作物大片大片地枯死,我从中感受一种与生命、与大地息息相关的东西,这便是秋天的雨水,它像一首经久不衰的经典老歌,永远充盈着我的耳鼓,伴随着我的成长。
由此,喜欢上窗前听秋雨、观秋雨,尤其偏爱在青砖砌到顶、墙壁嵌着木格窗子的老房子聆听秋雨、欣赏秋雨:一阵紧过一阵的秋风吹拂,就能感觉似轻轻低语的热恋情人般的雨丝细细密密、轻轻柔柔地漫下,它们像诉说着什么秘密,或酝酿着什么大事。不大一会,雨丝就变成点点滴滴,秋雨温柔缠绵,如丝如缕,若酒若醇……
诗词文章里的秋雨一直潇潇下,古今秋意秋景却大不同。表面上是创作者心境发生了变化,而实质上是新中国、新社会、新时代赋予了人们积极向上的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