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懂事时起,每回放寒暑假跟着妈妈回凤阳老家看外婆,都能在老宅子的一间屋子里看到,一直摆放着几幅黑白相片。那时看着相框上陌生的面孔,心里一直疑惑,便悄悄地跑去问妈妈,得知他们是我的太外公和大外公,他们是梅家的烈士。从那刻起,我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血液也流着红色的基因。
我的太外公梅子明是一名中共特别党员,贫苦出身,随父逃荒要饭到凤阳县红心铺落户,后家庭殷实仍不忘接济乡邻。壮年时加入了当地的帮会“安清帮”,之后当上帮会头领,在当地很有影响力。参加革命后,征得新四军领导同意,以“安清帮”的身份出面,开展联络工作,和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他的徒弟中,有不少打入日伪组织内部,收集情报,搞策反,瓦解伪军,经过努力,他们打破了敌人的封锁,沟通了津浦铁路线临淮关到张八岭段路东和路西的联系,使敌人禁运食盐和粮食的企图落空。1941年,太外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其是“安清帮”首领,为便于工作,未公开党员身份,成了一名“特别党员”。 太外公不仅自己参加抗日,他还支持自己的儿子参加革命。
大外公梅竹樵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凤阳抗日游击队大队长,经常出没在凤、定、嘉一带,朝投于此,暮宿于彼。1941年1月,被任命为凤阳县县长,兼任县抗日总队长职务,后又担任凤定嘉县县长。为了开辟根据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民主政权,他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地工作。他不仅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而且把全家都引上了革命的道路,带领全家人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1946年夏天,国民党开始向解放区疯狂进攻,部队向北撤退,大外公率部撤到江苏淮阴,后又调到豫皖苏三分区任支队司令员。1947年7月20日,他带领少数部队在永城、涡阳、亳县境内活动,在观音堂李基楼附近与国民党新五师相遇。大外公沉着指挥部队英勇抵抗,连续打退敌人三次进攻;后来因敌众我寡,被敌重重包围。他下令部队突围,由于马夫张传道腿上负伤,不能行动,大外公便让马夫骑上自己的马突围,自己在最后面,身上多处负伤,还在顽强地向敌人射击,掩护部队突围。终因弹尽无援,没有突出重围。为了保持革命者的气节,他用最后一颗子弹射中自己的心脏,表达他对党、对革命的无限忠诚。
大外公梅竹樵之子梅福星,受到其祖父和父亲的影响,13岁就到新四军培训班学习。他年龄虽小,却不骄不躁,十分勤奋好学,早早就投身革命洪流。培训班结业后,他被调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参谋处工作。1940年6月,在战斗中被日军飞机投弹光荣牺牲。 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年份里,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血液里流淌的红色基因告诉我,欣逢盛世,当不辜负这个时代,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继续把青春奋斗投入于身边的点滴小事,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