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暴雨“灾难营销”不能止于道歉
极端暴雨天气带来的警示与反思
用自律赢得一场蜕变
看心理疾病不丢人! 像感冒一样常见
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并非乱弹琴
3上一篇 2021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并非乱弹琴

■ 郭元鹏
 

7月20日晚上,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在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节目时透露,北京市正在考虑通过采取教师“弹性上下班”等方式,关心关爱教师。(7月21日《北京青年报》)

北京教育主管部门正在酝酿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的新闻一经发布就引发了热议。有人说:一年两个寒暑假,还要搞一个“弹性上下班”这不是乱弹琴吗?如果实施了“弹性上下班”,那么说好的“8小时工作制”如何落实?教师再辛苦,也不能游离于“8小时工作制”之外,难道关爱教师就是搞特权?

民间出现各种各样的质疑,实在是对善意政策的误读。需要正确理解“弹性上下班”的初衷和科学要义。“弹性上下班”并非是搞特殊,而是与“健康中国”的打造是相向而行的。

目前,最流行的上下班时间就是“朝九晚五”。而“朝九晚五”在教育行业来说,基本上是没有做到的。比如孩子到校了,教师也必须到校。一般地方教师早晨到校的时间要远远早于“早上9点”,这是工作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而且,随着“照料学生”人性化的架构实施,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行“下午放学托管服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的放学时间”与“家长的下班时间”融合对接起来。一般情况家长的下班时间多数在下午5点30分,下了班到学校接孩子,也就会是6点左右的样子了。整体算下来,教师在校的时间远远超越“8小时工作制”。因此,“弹性上下班”并非是窃取了“工作时间”而是人性化“因地制宜”。

最关键的是,“弹性上下班”有着科学的理念。有工作的时候把工作做好,没有工作的时候何必非要把人都“圈在单位” ?

如今在一些私营企业也在尝试“弹性上下班”,工作成绩是衡量工作优劣的标准,而不是“准点上下班”。

“弹性上下班”不应只是教师行业的福利,其他行业也值得弹奏一曲科学管理的乐章了。

教师“弹性上下班”并非是管理措施乱弹琴!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