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贫困地区人口“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安徽省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实施健康脱贫“百医驻村”行动。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夏克春同志作为选派医生,深入基层一线。夏克春同志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一名副主任中医师,也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7月8日被派驻到黄山市休宁县陈霞乡泮路村。进村以后,结合当地村民的病种特点,他开展了中西医全科诊疗服务,以中药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凸显中医的简、便、廉、验。驻村近两年来,赢得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每天有100余名患者前来问诊。
辨证施治 病邪祛除解沉疴
2020年3月的一天,一对夫妇领着一名瘦弱的小女孩走进诊室,小姑娘低着头,情绪低落。凭着多年的经验,夏克春医师感觉这一家人肯定有难言之隐。原来小女孩得了考前抑郁症,有轻生念头,学习成绩明显下滑。她的父母听闻泮路村来了驻村医生,赶紧前来求诊。经诊断,女孩因新冠肺炎疫情停课,长期宅在家中,情志不舒,辨证系心肺阴虚内热证,给予中药及针刺调治三个月,小女孩最后顺利完成了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一根根细细的银针,在夏克春医师的手上,变成了除病祛疾的利器,给乡亲们带去了治愈沉疴的希望。
2020年11月,曾患大面积脑梗死的吴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来找夏医师看病。患者10月份出现胡言乱语的现象,认知能力下降,连老婆儿子都不认识。在医院诊断为脑梗死,治愈希望渺茫。
患者家属听说泮路村来了一位擅长中医的驻村医生,便从百里之外的徽州区来村里接受针灸治疗。经连续、规律的治疗,吴先生的症状慢慢减轻了,生活中可以与家人进行正常沟通。
夏克春医师介绍,望、闻、问、切是中医常用的诊断方法,其中望诊中的望神尤为重要。 “虽然吴先生的临床症状复杂、病情凶险,但他双目精彩,炯炯有神,脉道流利,寸部虽涩滞,关尺尤弦滑,所谓四诊合参,色脉并举,有治愈的希望。”
守正创新 口口相传创奇迹
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乳腺结节、体表包块等困扰村民许久的顽疾,在驻村医生夏克春这里得以有效缓解或治愈,创造了很多类似的“奇迹”。 通过多年来对《黄帝内经》针法及理论的学习和应用,结合现代解剖特点及脊柱生物力学原理,夏克春创新了几种针法,可以治疗脑病、脊柱病所致的躯体瘫痪、脊柱疼痛以及各种杂病。
2020年7月,一位65岁的女性患者,30年前因干农活时锄头柄捣伤大腿内侧,之后逐渐形成乒乓球大小的包块,质硬,压痛明显,每天夜里疼痛需要服用止痛药才能睡觉。接诊后,夏医生给予围针法,2天痛止,4天后包块消失。9月,他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男性中风患者,患者中风后失语半年,夏医师给予“调督醒神”针法半个月后,患者恢复了语言功能。
自2019年7月夏克春医师驻村以来,截至2021年5月20日,乡亲们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病人慕名而来。总接诊达16000余人次,其中90%是中医治疗,80%是本乡以外的患者,接诊范围除黄山三区四县以外,还有来自北京、上海、淮安、瑞安、开化、温州、杭州、鄱阳、长沙等地的患者。为当地群众省了几百万元医疗费用,有效遏制了部分患者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发生,成为群众的健康保护神。
培养贤能 谆谆教诲传帮带
在基层,随着人口逐步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退行性疾病等发病率逐年上升,加之基层医疗水平有限、中医人才匮乏,中医适宜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2020年大年初二,休宁县确诊一例新冠肺炎病人,是夏克春所驻村的陈霞乡人。夏医师得知消息,立刻取消春节假期,冒着暴雪驾车从合肥奔赴三四百公里之外的泮路村。
休宁县疫情防控小组任命夏医师为专家治疗组顾问,参与会诊,发挥中医特长,与专家组一起讨论治疗方案。疫情期间,夏克春医师接诊500余人次,排查全村1000余人口,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500余份,协助完成外来回村隔离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泮路村卫生室从无到有,凝聚着夏医师的心血,他根据村里情况,在陈霞乡卫生院协助下建立了泮路村工作台账,对常住人口、贫困户、慢性病特殊病等人群进行摸底。根据现有条件提供测量血压、末梢血糖、体温及健康咨询等服务,按需出诊。他还定期或不定期上门随访贫困户,为特殊患者上门送药。
由于医疗扶贫成绩较为突出,2020年,夏克春医师被休宁县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夏克春医师驻村期间也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两年计划”。诊病之余完成本村的公卫工作,并定期举行健康讲座、义诊、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等活动。2021年,休宁卫健委聘任他为新安医学传承带教导师,带教了20余名中医学徒,做好“传帮带”,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合格村医队伍,他也是休宁唯一一位开展中西医全科诊疗并新建中药房的驻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