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共享单车进入3.0时代 周边多城市拒绝的电单车在这里成为样板
2021年6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肥共享单车进入3.0时代 周边多城市拒绝的电单车在这里成为样板

■  记者 祝亮
 

从市民渴望拥有公共自行车,到共享单车的出现,再到共享电单车的普及,合肥这座城用包容的姿态和这样一个新事物从最初的相互博弈,到现在已能做到基本和谐共生……

公共自行车艰难起步

合肥人对公共自行车的向往由来已久。2008年前后,周边的杭州、南京、芜湖等城市公共自行车相继涌现,并取得巨大成功。从那时开始,每年的“两会”上都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建设公共自行车的呼吁。

当然,合肥也没有闲着,早在2012年,合肥公共自行车项目就酝酿在高新区试点,2013年底又在政务区匆匆露脸,但时隔不久均告“夭折”。

2014年3月初,合肥首批试点的4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亮相,全部位于政务区,分别为潜休路口站、市政广场站、翠澜站和合肥广电站。然而,首次亮相仅仅过了20多天就被“叫停”。

2015年初,合肥滨湖新区再次计划建设90个自行车租赁点,投放2000至3000辆公共自行车,但始终无实质进展。

当时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导致合肥公共自行车始终没有大面积推广的原因是因为主管部门不愿看到各区各自为政,希望全市一盘棋,统一推进。

计划2~3年建成公共自行车网

于是,在2017年1月,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发出《关于合肥市公共自行车建设实施方案征询意见的公示》称,合肥市政府在征集2017年为民办实事活动中,广大群众提出要求政府加快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近两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建议尽快启动项目建设。为响应民意,解决群众出行“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合肥市将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合肥市城区公共自行车全覆盖,其中,2017年建设服务网点60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2万辆。

随后,合肥市发改委发布消息称,同意合肥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工程立项。其中建设约230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停车棚),自行车及临时锁8万辆。

根据当时的规划,合肥公共自行车2017年开始建设,2019年基本完成。项目估算总投资5.5亿元。随后,合肥城区各地都进行了布点和选址,并计划当年9月份开始施工,10月开始试点投放。

共享单车来了公共自行车叫停

巧的是也就在2017年1月,一款名为ofo的黄色共享单车开始出现在合肥街头。虽然那款黄色的自行车轮胎需要充气,锁是三位密码机械锁,使用还需要交纳199元押金,但很快就被市民接纳。很快,又有骑呗、摩拜、酷骑等多个品牌进入合肥,一时间,合肥街头的共享单车五颜六色,百花齐放,短短三个多月时间数量就超过了6万辆,用户则超过70万人。到了下半年共享单车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0万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上马公共自行车项目,一定会出现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的情况。而公共自行车项目估算总投资是5.5亿元,如果因此造成浪费,那就会违背政府为民办事的本意。好在当年合肥市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暂停公共自行车项目。

于是,合肥市“跳过”了公共自行车,直接进入了共享单车时代,这一年后来也被市民们称为合肥共享单车“元年”。

精细管理,共享单车进入3.0时代

共享单车出现后,最大的现实问题就是用户无序停放及数量庞大的单车对路权的侵占。为此,有关部门和单车企业在2017~2019年这段时间展开了频繁的博弈,一边忙收缴,一边忙投放,导致城郊出现多个共享单车“坟场”。

“如果说共享单车投石问路为1.0时代,疯狂增加数量占有市场为2.0时代,现在合肥共享单车已经进入3.0时代。”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如今,合肥共享单车、电单车已经告别了粗放式发展模式,各企业不再以投放车辆多少来进行竞争,转而把重点放在了精细管理上。

青桔单车和电单车均采用定点存取的运营模式,用户结束骑行后,需将车辆停放在APP内地图提示的停车点才能关锁结束骑行。借助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车辆可实现亚米级定位,结合定点存取模式,有效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难题。

哈啰出行为切实落地共享单车3.0阶段政企共治理念,上线0530城市运营保障体系。如处置时效方面,要求5分钟响应、30分钟到场、60分钟处置完成。响应、到场、处置完成每个环节均有标准图文反馈要求,以确保企业后台及监管部门对城市站点的堆积、乱停现象进行有效跟踪。

合肥的美团单车也迎来换新升级,市民陆续在街头看到置换的新款单车,车辆配备了高精度分体锁,提升了定位的稳定性和精准度。用户在骑行之后不再需手动关锁,只需要在手机端操作即可完成落锁,不用再像以前一样触碰锁扣,实现无接触开关锁,大大提升了用户的骑行体验。

三家企业共分配额“蛋糕”

从合肥街头出现第一辆共享单车到现在,转眼已过去4年半,在这几年间,合肥市场共享单车的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2017年ofo和摩拜的双雄之争,到2018年哈啰加入之后的“三国杀”……随着ofo的退出,摩拜“变身”美团,目前,合肥街头共享单车还是呈现哈啰、青桔、美团“三分天下”的格局。

记者了解到,目前合肥共享两轮总量是30万辆,其中单车21万辆,助力车9万辆。合肥共享两轮总量是在今年招投标进行确认的。根据相关政策,目前30万辆车已可以满足合肥市民的出行需求,近期无增减计划。

其中,青桔共有8.5万辆共享单车和3万辆共享助力车;美团获得7.5万辆单车、2.5万辆电单车的投放资格,截至目前,已投放单车4.4万辆、电单车2.5万辆。

合肥共享电单车让周边城市艳羡

“每次到合肥都喜欢骑共享电单车,跟地铁相结合真的太方便了。”

“合肥这样偏南方的城市真的很适合共享电单车,除了短短3、4个月的冬季有些冷,其他季节骑车出行超爽的。真希望我们的城市也能有。”

在互联网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外地的朋友对合肥的共享电单车表示称赞和羡慕。

记者了解到,同为长三角的上海、南京、杭州对共享电单车都表现得较为抗拒。就在前几天,我省宣城市也是对仅投放一天的共享电单车就责令清退。而据宣城市当地两家媒体此前的民调显示,对共享电单车的支持率分别达到了93%和83%。

哈啰出行安徽区域相关负责人认为,合肥是一座开放、包容、创新、有活力的城市,共享助力车兴起之时,合肥主管部门为了群众的切实利益和需求,并未采取“一刀切”的模式。

青桔单车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合肥市率先采取招投标管理模式,通过招投标方式管理,首先明确投放的企业品牌,可以将全国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招进来,能够保证行业发展的需要,招投标方式管理也将促进企业之间的良性有序竞争,做到有规矩可依,最终让合肥市民受益。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