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笔记中的逍遥津
2021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清代笔记中的逍遥津

■ 刘政屏
 

岁月悠悠,转瞬间人到中年,每天诸事缠身,偶尔得闲,淘淘旧书、翻翻故纸,也算是蛮好的自我消遣。5月初,在某微信图书交流群里,见到有人在出售一种与安徽有关的古籍,于是联系对方,几经讨价还价,顺利购得《蕉轩续录》上下两册。这部书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版,算是比较罕见的乡邦文献。《蕉轩续录》的作者方浚师,字子严,安徽定远炉桥人,咸丰五年(1855年)顺天乡试中式,直接由举人身份出任内阁中书,后又陆续出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还一度代理直隶按察使,相当于跻身副部级领导行列。

方浚师长期在朝廷任职,能接触到许多重要的档案材料,加上他又性喜读书、藏书,凡见闻所得,都逐一记录在箧,遂编纂了这套以谈掌故、录时事的史料笔记:《蕉轩随录》和《蕉轩续录》。确定购得《蕉轩续录》后,我又在网上淘得中华书局版的《蕉轩随录 续录》。陆续收到书之后还是蛮开心的,但在阅读过程中,颇有些不太适应,主要是断句、掌故和人名方面存在不小的难度。当我读到卷二的这篇《逍遥津》时,不由得眼前一亮。文字不长,起开始部分如下:

在合肥城东,《三国吴志》孙权为魏张辽所袭,乘马越渡处,今归王育泉丈(世溥)作别墅焉。这一小节的文字,简单介绍了逍遥津所在的城东位置,指出东汉末年,曾经在合肥爆发的激烈战事——也就是张辽威震逍遥津的历史故事。转瞬之间,又过了千百年的时光,当年三国鏖战的硝烟早已散尽,这一处湖光潋滟的园子,在清代早期的时候,由窦家(代表人物窦子偁,明代万历进士)转让给王家所有,逍遥津里至今还保存有“窦家池”的旧名称。王育泉家族在拥有这片佳山秀水之后,遂在此挖沟开渠、培植花木,大兴土木,修建园林别墅。

那么,这位王育泉先生,又是何许人也呢?

根据寿州人方希孟所撰的《王五峰先生生传》所载,王氏家族系出晋代琅琊王氏,元季时隐于巢湖,明初始入籍合肥。明清两代,合肥王家虽不比龚、李、张、段等家族声名显赫,也是人才辈出,其中的王育泉在咸丰辛亥年(1851年),被官方推举为“孝廉方正”。后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到合肥一带,王育泉遂举兵创办团练,武装对抗太平军和捻军,筑营于定远莫邪山,“三围凤阳、再援怀远”,颇有战功,被清廷擢升为知州。这位浴血沙场的王知州,可不仅仅是一位赳赳武夫,同时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当逍遥津别墅修建完毕之后,他曾绘制逍遥津山水园林图,向当时的学者士人们征集诗文。

在《逍遥津》一文中,记载了这段风雅往事:

(王育泉)曾绘《逍遥津图》征诗,余兄子箴撰联云:“地临飞骑桥边,问当年一船筝笛,万队旌旗,弹指话沧桑,只安排水国逍遥,已是鲲池庄叟境;春到听莺时节,看此日对月题诗,迎风把酒,散怀忘泛梗,且领略画图结构,俨然鹿柴右丞居。”通过上述文字,我们了解到,《蕉轩随录 续录》作者方浚师的堂兄方浚颐(子箴),也应邀为《逍遥图》撰写了楹联。

楹联挺长,上下联各36字。上联提及的飞骑桥和筝笛浦,是两处和三国有关的著名历史遗迹,其中的飞骑桥,相传在合肥逍遥津之战中,魏将张辽大败吴军,孙权又闻曹操援兵将至,只得悻悻然撤兵南归,当行至逍遥津北,又被张辽追袭。由于魏军提前拆掉了横跨在逍遥津上的“小师桥”,孙权逃到小师桥头,没了去路,情急之下,只得将战马倒退几步,抓紧马鞍,向马屁股狠抽一鞭,坐骑感到疼痛向前猛跃,飞一般跨过断桥,如此这般,孙权方才脱险,后人于是就把这座桥改称为飞骑桥。

飞骑桥展现的是刀光剑影的鏖战,而筝笛浦讲述的却是唯美凄婉的传说。相传东汉末年,曹操同数名歌姬乘坐画舫,在合肥的这片水域游玩,一不小心游船倾覆,歌女们纷纷落水,香消玉殒。后有渔人夜宿于此,“闻筝笛弦节之声及香气氤氲”,筝笛浦的名字也由此而来。上联除了说到这两处非常著名的人文景点,还叙述了今天与昔日的沧桑变化,那当年旌旗招展的三国古战场,而今已是波光滟潋的水国佳处,而面对此种缥缈胜境,不由得让人心生感慨。

下联继续描述逍遥津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春日莺啼,对月吟诗,泛舟湖上,酌酒临风,隐逸鹿寨的大诗人王维也不过如此啊。我们甚至可以猜想,王育泉在别墅落成之际,极有可能会召集合肥周边地区的文人学士,在逍遥津园林里曲水流觞、饮酒作诗,享受惬意人生。纵观整副楹联,引经据典,写景传情,旷达洒脱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可谓一等一的佳作。

撰写对联的方浚颐,字子箴,和方浚师是堂兄弟,道光进士,钦点翰林,曾官至两淮盐运使,著有《二知轩诗文集》等作品。“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当年王育泉绘制的“逍遥津图”,可能在随后的兵燹战火中毁于一旦,而方氏所撰写的对联却一直流传至今。

巧合的是,从2020年8月开始,逍遥津公园正式封闭改造,而此项工程一直是合肥市民关注的热点,有回味,有期待,更有浓浓的情感绵绵不绝。我想,倘若在本次公园的修葺过程中,能把方浚颐所撰的这副楹联,或重塑于园中廊柱上、或请名家誊写装裱悬挂,同时多方挖掘逍遥津背后的历史典故,建立一些新的文化景点,丰富园区人文生态环境,那么,也算得上是逍遥津公园历史上一段难得的佳话。

写到这里,心里还真的就有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期待呢。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