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排行老四,上面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1986年6月出生于皖北的一个农村家庭,我的爷爷、父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作为家庭里第二个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成员,在中国共产党100年诞辰即将来临之际,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眼中的祖国和家乡衣、食、住、行的新变化。
一、衣
说起衣,我第一想到就是那句“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的稳走的正,踏踏实实闯天下”的歌词,在我童年印象里,我还清晰记得家里妈妈的那台手动棉花纺线机,每到棉花收获的季节,在忙完农活的晚上,妈妈总会坐到纺线机前,开始纺织各种粗细不同的线,之后会从珍藏在床下厚厚书本夹着的不同尺寸的鞋底、鞋面纸质样式中,翻找合适的样本尺寸,在煤油灯的微弱光亮下,花上数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为家人制作舒适的新鞋。
我是家里的老小,很少能够穿到新鞋,就像其他家庭一样,大多都是老大穿小,留给老二,老二穿小传给老三……直到已经缝补了多层的鞋子再次损坏。除了鞋子,那时的衣服也是这样相继传承,那时的布料大多都以棉布为主,颜色也比较单一,家里偶尔添一件新衣服,父母们也都会选择色彩比较中性的布料进行缝制,因为这样可以照顾到不同性别孩子的传承。祖国的发展,技术的革新,让人民穿衣逐渐有了更多选择,不仅在布料材质上有麻布、丝绸、呢绒、皮革、化纤、混纺、羽绒等各种各样的材质,颜色、花式、图案也逐渐变得丰富多彩,人民对穿衣的追求从基本的御寒保暖逐渐变成个性化的时装。
二、食
说起食,在我印象中,我虽没有像我的爷爷、父亲那辈人一样吃过野菜、树叶、树皮,但还是经历了几年白面紧缺的年代,虽然当年家里黄土地与现在还是一样多,但是由于受种植技术、土地贫瘠与优良种子的影响,小麦的亩产量远远达不到现在水平,我印象中的亩产量在400~500斤的样子,再除去按照人口要交的税收与预留的下一年种子,剩下的根本不能满足一家人的日常口粮,更不能指望靠着粮食换一些其它的生活改善品。所以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过年、过节,因为只有那时候才能尽情地敞开肚子享受短暂的白面馒头、白面饺子,或许还会有很多平常很难吃得到的鸡鱼肉蛋和妈妈亲手制作的各种糖……
随着祖国的发展,这种连吃白面馒头都紧张日子很快就过去了。首先,国家逐渐减少了农民每年需要上交的粮食税收,再到后来的全部免除,甚至到现在的农民种地补贴发放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实施,让无数农民家庭逐渐从贫困走向温饱,再迈上小康;其次,随着科技种植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种子的不断改良,使庄稼具备了很强的抗病虫与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农民土地亩产量不断的提升,正是在祖国一代代人的共同接续努力之下,才终于告别了粮食短缺的问题,让亿万民众食无忧。前不久,为祖国粮食事业奉献一生的袁隆平爷爷,在亿万人的不舍中,离开了我们,举国哀悼,万民夹道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因为我们深知过去那些年生活的饥苦;因为我们深知祖辈、父辈们奋斗的无数艰辛;因为我们深知祖国强大带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住
说起住,我童年的家和无数农村孩子的家一样,几间茅草正房与两间茅草偏房,那时的房子没有现在的宽敞明亮,整个房子的墙体采用泥巴混上秸秆,一层层糊起来,在墙上架起几根用原木搭建的房梁,在房顶铺上一层厚厚的秸秆,再配上一两个小小的窗户,窗户上钉上一层塑料薄膜,整个房屋就搭建了起来,一大家人挤在铺满秸秆、豆草的一两张板床上,旁边可能还有家里饲养的牛和羊。随着姑姑、叔叔的嫁娶,家庭成员不断的增多与孩子的长大,小房子实在容纳不了那么多的成员,大家庭迎来了“分家”,父亲带着我们这个小家,在祖上分配的土地上选址,最后确定了农村现在家的位置,说起这个家位置,背后有父亲、母亲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虽没有愚公移山那么难,但也可谓有精卫填海之志。
因为现在的家的位置,原来是一片深约近两米的大洞,父亲为了在这上面建房子,而又要防止地势低被水淹,在那个运输工具落后的年代里,父亲、母亲就用家里唯一的一辆平板车和一头毛驴,趁着农闲季节,一车车的从别处将土运送至宅基地,历时数年,不知来来回回运送了多少车土,才有了我现在家的地基。当然,后来再建的房子已经变成了红砖瓦房,房子也敞亮了很多,房子窗户上的塑料薄膜也终于换成了玻璃,我和兄弟姐妹们也终于有了各自独立的小床,告别了和牛羊同住一屋的生活。再后来我上学进了城,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找到了自己如意的工作,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开启了我这一代人的奋斗。与此同时,家乡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次假期回家,都可以从乡亲们灿烂的笑容中感受到祖国发展壮大带给亿万人民的幸福感。
四、行
说起行,在我的童年印象里,我家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两条腿和那辆平板车,那时自己的认知世界里,也就知道那临近的几个村庄和定期热闹的一两个集市,那时的感觉就是外婆家离我家真的很远,每次跟着妈妈去外婆家都要走上几个小时,手里还要拎着现在看似很轻的礼物。后来村里有的家庭渐渐有了自行车,心理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也就是从那时第一次认识了凤凰这个品牌,后来姐姐上了初中,学校离家的距离远了,父亲终于狠下心来,积攒了很久,买了一辆二手的自行车,家里的出行从此才算发生变化,也就是这一辆自行车,成了我和姐姐先后传承的上学交通工具。
大学毕业之际,像众多毕业生一样,开始各大城市实习找工作,绿皮火车成为了我出行乘坐最多的交通工具,一次近20小时的广州之行,雄鸡地图里早已认知的距离标注,还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祖国的广阔。近十几年来,民用航空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谐号、复兴号高铁的蓬勃发展,私家小汽车的逐渐普及,城市地铁网的加速铺设,村村通、户户通乡村道路的逐渐完善,让人民的出行更加多样便捷,让原有的空间距离变得更短,让辽阔的雄鸡祖国变得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