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六一儿童节,全社会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孩子身上。日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发布引起了对下一代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我国6岁以下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0%,相当于每5个中小学生就有一个“小胖墩”,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有哪些?在儿童肥胖预防方面,日常饮食有哪些需要注意?本期健康问诊集纳了权威人士的观点,希望对孩子们的营养健康有所帮助。
身边的“小胖墩”越来越多
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我国居民营养状况和体格明显改善,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分别降至4.8%和1.9%。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身边的“小胖墩”也多了起来。数据显示,我国6岁以下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0%,相当于每5个中小学生就有一个“小胖墩”。
统计数据显示,含糖饮料销售量逐年上升,儿童青少年含糖乳饮料和饮料消费率分别在30%和25%以上。
专家提示,高糖摄入已成为青少年肥胖、糖尿病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青少年糖的摄入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据统计,肥胖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正常体重的4.0倍。
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表示,肥胖对于儿童的健康危害是很大的。
她将对儿童的健康影响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肥胖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一些危害,比如骨骼、肌肉系统,因为过重的体重会对骨骼和肌肉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关节、骨骼、肌肉损害。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他们的青春期发育提前,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性早熟。
2.影响儿童的大脑和智力发育。
有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的孩子的,而且肥胖的程度越重,对认知和智力的影响越大。
3.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和运动的发展。
肥胖孩子的肺活量是比较低的,他们的身体素质,如耐力、爆发力、柔韧性,都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4.对孩子的心理的影响。
肥胖孩子往往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他们比较压抑自我,容易过度自卑,比较孤僻。
“孩子小时候胖,长大之后往往也是胖的。”刘爱玲表示,这样就会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患病率,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等,从而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肥胖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还会使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增高,这种危害会限制孩子潜能的发展。
儿童肥胖受哪些方面影响?
哪些原因造成了孩子的肥胖呢?刘爱玲说,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比例中大约占40%~70%。基因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近几十年来,儿童肥胖快速上升的趋势不是由于基因变化,而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环境因素中对孩子肥胖影响最大的是个体因素。”刘爱玲指出,个体因素中的致胖因素包括孩子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吃一些能量比较高的食物,脂肪供能过高,也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除此之外,孩子经常不吃早饭或者早饭的种类比较少、营养质量比较差;经常吃一些高油、高糖的零食;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在外面就餐,或者常点外卖;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行为,也会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
刘爱玲进一步解释说,肥胖的发生是因为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相对于孩子能量摄入过多,现在的孩子能量消耗呈现下降或者减少的趋势。孩子平常身体活动少,看电视、玩手机,静态时间在增加,这样的状况导致儿童青少年的能量消耗比较少,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增加身体活动,做到“吃动平衡”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建议,除了合理膳食之外,还要增加身体活动,做到“吃动平衡”。
运动对人体能量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健康的体重,不仅要做到合理膳食,还要加强运动,保持“吃动平衡”。
报告显示,身体活动不足可导致体重过度增加,多进行身体活动不仅有利于维持健康体重,还能降低心血管等疾病发生风险,改善脑健康,提高注意力。
“运动并不是一种饮食建议,但其对人体能量平衡和维持体重起着重要的作用。”丁钢强说。
丁钢强介绍,大多数国家推荐每天锻炼30分钟或每周锻炼150分钟,一些国家(如南非)还认为每次运动不少于10分钟。
指导专家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刘爱玲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 马冠生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 丁钢强
■ 综合人民网、中国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