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得好更要报得好”“名师指导弥补分数不足”……临近高考,各种高考志愿填报广告铺天盖地,令高考学生和家长本就焦虑的神经更加紧绷。随着多地高考改革落地,志愿填报变得更加复杂,相关服务市场也因此更趋火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虽然费用不断提高,一对一的辅导甚至出现了数万元的高价,但从业人员水平和指导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规划专家”其实仅仅培训三四天就上岗了。(6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尤其是今年,更多省份实行新的高考政策,合并本科批次,“专业+院校”“平行+顺序”等多线录取模式,让很多家长与考生弄的一头雾水。
被焦虑与不安情绪所裹挟的家长们,在明知自己填报志愿“功力”欠缺的情形下,自然愿意不惜一切经济代价,来花钱购买服务。正因为如此,高考填报服务报价“水涨船高”,形成百亿的市场规模,成为新的风口。
从某种意义上讲,让专业机构提供填报高考志愿服务,能降低录取风险,减少分数浪费,有效避免高分低就,甚至高分落榜,最终实现高考分数的价值最大化,从而让家长与考生皆大欢喜。
在肯定的同时,也应看到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虚火旺盛”,乱象丛生。在一些志愿填报软件的售卖网店,所出售的信息都是些陈旧数据,有些广告宣称的“内部数据”,实则是在“忽悠”消费者;所谓“从业数年”“经验丰富”的“规划名师”,可能只参加了三四天培训就速成上岗,“熟知招录规则”“了解院校和专业”的“专家”,可能是利用课余时间短期兼职的大学生。
基于此,教育主管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应主动对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行业进行严格监管,明确收费标准,尤其对那些虚假宣传、货不真价不实的高考填报志愿服务机构强化惩治力度,切实保障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
更为重要的是,高考志愿填报在市场化失灵的情况下,公共服务应及时“补位”。让考生知晓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与技巧,让高考志愿填报变得不再是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