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上白云飘
丁香花开
半盏春茶里的缕缕往事
下一篇4 2021年4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岗村上白云飘

■ 郑锦凤
 

对小岗村的了解,仅仅源于初中的课本。从课本中,我得知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村中18个人在同一张纸上按下了红手印……作为土生土长的农家女孩,通过课本学习,再积累些许知识后,在心中对小岗村及相关的18个人升腾起一种崇敬之情。年少的我,还希望有朝一日能走进小岗,去见一见那些敢为天下先的人。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交通的落后,使我不得不暗自断言:与我相距千山万水的小岗村,肯定是我的目光与脚步永远到达不了的地方!

近水楼台先得月。张贴有“安徽外地媳妇”这个标签的我,相较于生活在贵州时的黄毛丫头身份,就有了捷足先登小岗村的便利。终于,在20多年后的一个暮春时节,有幸站立在小岗村村口的石牌坊下面,在对当初轻易说过的“永远到达不了”懊悔不已的同时,又惊诧于小岗村的现貌,出乎我脑海中所设想的多种模样。映入我眼帘的是,笔直干净的街道,整齐划一的民居。同行的文友,算得上是个小岗通,加上,小岗村人的热情好客,我们能随便出入街道边的每一个单门独院。我们的脚步,从房前到屋后,目光所及,都是屋前花绕门,屋后树成荫。

等好奇的足步抵达小岗村旧址的时候,再将新旧民居作个对比,胸中喷薄而出的感慨,真的只能用今非昔比与翻天覆地两个词才足以表达。那破败、低矮的茅草屋,是他们初心的出发点。我相信过着新日子的他们,只有时时刻刻亲眼看见苦难的承载地,才能举步砥砺奋进。

小岗村人,除了让游人能体会到他们言语下的热情与善良之外,洋溢在他们脸上自信,也非常感染人。更万分有幸,在文友的引荐下,我得以拜访当初按下红手印的其中两个人:78岁的严金昌,75岁的关友江。这两个被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过的老人,谈吐文雅,和蔼可亲。与他们交流时,让人有一种与父辈交流的踏实与欣喜。交流之后,在怀着敬畏的心欣赏他们悬挂在白墙上的美好瞬间定格照时,他们表现出来的,又全都是遮掩不住的谦卑与低调。

在倦鸟栖居小岗村广场边的高枝时,我们在小岗村的游览,基本上可以画个圆满句号。我的一些文字也随即出现在朋友圈,文字下面还配上刚拍摄于小岗村的九宫图。立即就招来好友秒评:南顶云,北凤阳。

贵州省关岭县顶云乡石板井村,在1978年,因对抗饥饿,时年38岁的陈高忠,被推选为村长,他带领罗定尧等人将村里的土地分包到生产小组,从而进行农事生产。从顶云石板井村,到凤阳小岗村,大约相距2000多里,这些未曾谋面的人们,却能在同一年做出了让后人称赞的惊天动地大事。这其中隐藏怎样的玄妙?恐怕只能用“中国农民骨子里自带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解释了。

涨了相关知识后,又庆幸自己不虚此行,我满足地从手机屏幕上抬起头来。目光的低处,吸引我的是,与小岗村擦肩而过的畅通大道两旁绿化带上火红的小雏菊,以及路边杂树间若隐若现的金黄色油菜花;目光的高处,触动我的有,小岗村上方正飘浮着如棉花絮样的云朵。

因一南一北词组的牵引,我忍不住又朝家乡所在的大西南方向望去,有一大片橘红色的晚霞,正点缀在遥远的天边。我相信,这近在眼前的洁白云朵,一定蕴含有小岗精神;那远在天边的橘红晚霞,肯定正在渲染着石板井的果敢。遥相辉映的它们,绝对是浩瀚苍穹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