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多地陆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已累计超百次,政策面持续强调“房住不炒”,让房子回归到本身的居住功能。随着调控加码,今年清明假期楼市情况如何?房产中介、售楼部有何感受?消费者购房意愿怎样?记者近日就此进行调查采访,并验证调控政策落地实效。
小长假楼市稳健成交
来自贝壳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4个一线城市新房整体成交套数和面积比2020年清明节分别下降1%和1.3%。不过,2020年清明节假期正值疫情稳定后的市场恢复初期;相比2019年清明节,今年一线城市成交套数和面积分别增长21.4%和20.3%。据贝壳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分析,北京和上海受调控政策影响明显,今年清明小长假成交面积同比2020年出现了大幅下降。
“二手房方面,一线城市链家内部的二手房成交量较去年清明假期日均水平下降约9%。主要是受深圳、上海调控效果持续释放影响,上海、深圳日均成交量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0%、80%。”该研究人员表示,北京、广州成交量分别同比增长约20%、70%。其中,广州同比增幅较大,主要是因为去年受疫情影响,市场尚未完全恢复导致基数较低,而市场恢复后热度逐渐提升。同时,一线城市二手房整体成交量较今年3月周末的日均成交水平下降约40%。
具体到房产中介公司及售楼部的情况,北京市丰台区某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介绍道,“小长假期间整体来看,客户群体主要以刚性需求者和改善型住房需求者为主,这类消费者有购房需求,同时会选择理性‘上车’。目前房价比较平稳。”
深圳市某地产公司从事销售的工作人员透露,“最近深圳市政府‘重拳’打击楼市过热情况,发布了一系列新政。其中,二手房指导价政策意味着二手房和新房价格倒挂现象将会被遏制,目前市场上购买住宅的消费者大都是以刚需为主。”
河南省信阳市有十多家连锁店铺的某房产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以来,包括清明假期,信阳地区的房价稳定,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基本无变化。该工作人员透露,公司每个月新房与二手房的成交量为100套左右,基本均为刚需购房者和改善型购房者。
合肥某中介机构工作人员透露,合肥“八条新政”出台后,二手房带看量明显减少。买卖双方都在观望。
业内人士认为,清明小长假多地楼市没有出现明显的升温,与近期各地实施的精准调控政策有关。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定位更加清晰,健康平稳发展的主基调将会越来越明显。
一季度精准调控持续推进
今年以来,多地持续推进对房地产市场的精准调控。因城施策,从多方面稳定本地楼市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资金端方面,“三条红线”和两条红杠共同作用之下,房地产贷款的占比在不同银行机构有了明确的数字化要求;同时,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启动对银行差别化的房贷“五档分类”控制模式。这些都从根本上约束了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和流向,不断弱化房地产行业金融属性,引导行业和企业向着更加健康、长久、安全的方向发展。
供给端方面,调控在向数字化推进,20多个城市明确有“两集中”要求,集中发布住宅用地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国有建设用地公开出让,降低土地市场竞争力度;部分地区设立有“限地价+摇号”等土地竞拍制度,并限制“马甲企业”的报名,规范土拍市场秩序。
监管端方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强化渠道监管。多地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促进二手住房市场信息透明,理性交易;强化对于中介机构及渠道商的监管,避免出现垄断情况,促进行业的合理竞争。严厉打击不良中介机构、开发商及个人哄抬房价、扰乱市场的行为。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今年一季度的调控政策可谓密集、及时,同时更为数字化的调控手段,在精准调控以及因城施策层面得到了有效体现。从目前市场来看,房价的稳定性在部分以往过热的城市和区域得到了明显体现,房住不炒政策获得有效贯彻。
张波认为,后续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依然需要诸多调控手段的落地,一方面热点城市的土地价格在“两集中”制度后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需要关注,不同城市的土拍市场和集中开盘的市场的实际效果需强化监测。另一方面金融侧收紧的实际效果也需跟踪,不但要注重打击消费贷和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也需要注意是否会误伤到自住型购房需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