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食品生产日期被重罚 一点不冤
最低工资标准不容“缺斤少两”
央视热评: 中国棉花不容无良企业乱弹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 八个习惯
“过度帮助”的背后是成功焦虑
3上一篇 2021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过度帮助”的背后是成功焦虑

■ 宋鹏伟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04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6%的受访家长坦言自己曾过度帮助孩子,70.0%的受访家长觉得这样会导致孩子失去独立性,依赖家长。81.8%的受访家长建议摆正位置,让孩子独立自主地成长。(3月25日《中国青年报》)

数据会说话:多数家长都认为自己曾过度帮助孩子,但也普遍认为这样不好,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性。解决之道,还在家长自己摆正位置。只是,这些看似正确的话,能否落实在行动中,也许并不乐观。

何为过度?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大概是指不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总要插手。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大多也只是发生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很多家长即使想介入,恐怕也有心无力了。

并非所有的家长主观上都愿意过度帮助。以近年来多地教育部门“禁止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为例,有的家长工作繁忙,忙碌一天后还要批改和检查各项作业,稍有遗漏就会在家长群中得到“被点名”的待遇……进一步说,看似是批改,甚至只要求签字即可,但本质上都是校内教育的延伸,因为家长不可能只检查是否完成,而不关注对错。既然家长最后要检查,于是很多孩子就会养成依赖心理,稍有难度的题目都会空下,等着家长来辅导。一来二去,过度帮助就成为现实,家长成为了家庭教师。加上作业量大、难度高,导致孩子睡觉时间过晚,家长看着心疼,所以原本很多应当孩子独立完成的事儿,家长也会代劳。

至于有些创新性的作业和手工作业,难度和要求远远超出孩子的实际能力。家长不介入,作业就完不成甚至惨不忍睹,在看到别人都纷纷代劳之后,也没有几个家长能够坚持“你的事儿,我不管”。其实,学校和老师也并非不知道家长代劳,只是很多时候也更在乎结果,而非孩子从中会收获什么。

说到底,“过度帮助”还是成功焦虑在作祟,不能眼看着孩子受一点挫折,无时无刻不想让他从成功走向成功。随着社会进步与成功标准的多元,这种焦虑会慢慢缓解,过度帮助也会逐步向适度帮助靠拢。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