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家长的接送难题、减轻家长负担,建议学校提供课后托管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记者采访了北京、上海、深圳、珠海等地的多所小学,发现学校在积极开展课后服务的同时,也面临师资、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现实挑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合力解决。(3月9日《新京报》)
伴学生上学而来,随学生放学而归,这是教师职业应有的“上下班”节奏。放学之后让学生滞留学校,显然超出了教师正常的履职范围,确保学生在这段时间的安全与服务,同样需要“师资”来辅导、管理。就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不外乎本校老师、购买服务和与社会机构联手三种渠道。
“课后服务”既非有课程安排的课堂教学,也有别于有培训项目的校外机构,“教什么”的确需要斟酌考量、通盘设计。在笔者看来,学校课后托管不妨用作尝试素质教育的领地。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帮助学生补习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拓展学习空间。实践中,一些学校开展的朗诵、合唱、演讲、排球、田径、舞蹈、美术等特色课程,颇受学生欢迎。
尽管“课后服务”不无破解民生难题的公益属性,但无论是聘请师资还是开展课程,都绕不开“谁出钱”问题;“课后服务”是老师“八小时之外”的“加班”行为,依据多劳多得的薪酬原则,付给其加班费或服务费天经地义。这既是老师们应得的劳动报酬,也是激发学校积极性、确保“课后服务”可持续的应有举措。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资金筹措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从目前多地发布的中小学课后服务相关政策看,均呈现以财政投入为主,同时鼓励探索课后服务多元化经费分担的发展趋势。有条件的地方可由政府财政兜底、全额买单;条件相对差的地方,可实行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多元模式,这也契合“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